初二学生怎样尽量避免两极分化?

如题所述

  1、把初二的压力缓冲在初一:初一是初中的黄金期,如果能利用好,对缓解初二的压力会很有帮助。建议,在初一的下学期开始,有计划的提前进行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的学习,先入个门熟悉基础,为初二做好衔接和铺垫。另外,英语方面也可以在初一制定长期的单词计划,放长线,把单词量任务分散到初一和暑假。(这条初二学生飘过即可)
  2、暑假先行,初二领跑:物理一定要在暑假提前学习,因为在大家都站在基本同一起跑线时,一点点的提前付出,都会成为领跑的资本。
  3、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细节: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是训练一个人按规律做事和把握细节的过程,对于学生无论在平时听课学习,还是考试测验中都会大有帮助。另外,从长远上看,初二上能不能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会对学生能否在中考减少细节扣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初二下学期:两极分化达到高峰,学生实力基本定型。
  如果把初中比喻成一个历时三年的马拉松,每一个学生都是长跑运动员的话,那么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同学们将进入这场长跑的"生理极限"阶段。
  初二下这个"生理极限"到底有多么痛苦,痛苦的根源又出自何处呢?究其根本,来源于各科难度已开始达到中考高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非常集中和明显。主要体现有以下几点:
  1、数学将在初二上学期全等证明及辅助线构造的基础上,升级为四边形的几何证明与辅助线构造,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内容的加强,因为三角形结合四边形的几何综合证明问题,历年都是中考数学的核心难点,出题位置都集中在最后三道,难度自然达到高峰。
  2、物理的理论性内容开始大规模出现,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大加强,无论从题目篇幅还是所涉及规律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上,都会有质的飞跃,特别是到了初二下的后半段,已经开始大量训练在中考中难度较高的力学综合与电学综合题目,很多学生都是从初二下开始丧失物理的学习兴趣,进入状态和成绩的持续低迷阶段。
  总之,初二下的学习直接关乎中考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真本事"是从初二下开始练成的,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开始在初二下开始彻底分化完成的。一旦初二下的成绩确定了,那么基本可以认为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实力就此定型了。
如何避免在初二下陷入手忙脚乱、痛苦不堪的境地?
  1、寒假很短暂,但是很关键:寒假要比暑假少1个月的时间,但是同样经过一个假期后,初二上和初二下所面临的形式截然不同。从初二上的结束到初二下的开始,留给学生缓冲的时间是在少的可怜。那么,这宝贵的时间就更应该珍惜,一旦到了春节,随后的时间基本就不可能在由学习的机会,所以必须在节前就安排好学习计划,提前预习刻不容缓,没有任何可以推卸的理由,否则今天的懈怠,就是明天的眼泪。
  2、紧跟学校脚步,时刻加强巩固:进入初二下之后,压力陡然而升,如果稍有一丝放松,就会很快被大部队甩在后面。因此,必须时刻保持紧迫感,利用好平时的每一点闲暇时间,抓紧训练和能力强化,而且一定要站在比学校学习内容还要高的水平上,才能确保在期中和期末的大考中取得佳绩。
  3、三省吾身,重视积累:在初二下这个阶段,再想只凭小聪明和突击式的复习方法来取得好成绩,是面临巨大风险且收效甚微的愚蠢做法。不大好每一级的基础,做好每一层的沉淀,检修每一处的漏洞,那么楼盖得越高,崩溃得可能性就越大,即使短时间内还能支撑,早晚也会垮塌。因此,建议学生开始准备错体本和难题本,随时记录自己的失误和薄弱环节,定期反思和加强巩固,才能把每一层楼盖踏实,最终才能完美封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整个初二年级中高度集中的学习压力,我们必须利用好宝贵假期,占据先机;必须抓紧平时空闲,巩固提高;必须重视每次考试,查漏补缺。
提请学生必须注意:上课时就上课,不能做自己的作业,不听讲,坐着睡觉都比上课做作业强的很多,因为上课做作业效果一点都不好,而睡觉能够用帮你补充体力,当然,不管老师讲得多简单,都希望你认真听讲,养成好习惯,培养上课的好耐心,培养好脾气和性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2
在北京初中教学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初一势均力敌,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从每年统计来看,进入初二的学生,数学学习两级分化呈现出较严重的趋势,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初二出现分化的原因如下: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怎样避免分化,真正学好数学,现介绍几种方法:

(1)学习三部曲,提前完成预习,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之前,应完成提前预习,除了他行提前课程的学习外,每天晚上都应预习第二天的知识,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听讲,有高层次的收获。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2)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02
想要避免两极分化,需要一个更加团结的班集体,让孩子有高度的责任感,一起团结起来为班级争荣誉。所以不妨设立学习小组,鼓励孩子互相学习帮助,一起讨论,争取更好的表现。

其次,老师学校的因材施教就更加重要了,当然平等对待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避免两极分化。
第3个回答  2012-11-01
赏识教育仍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相信那些所谓差生的学生内心深处都是要学好的,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另外就是实行一对一的互帮小组,让学生们之间架起沟通和关爱的桥梁,千万不能将优生和差生区分对待的现象严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