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从军行》的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去晴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 解释下列词语:
孤城: 遥望: 穿: 破:
2.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 ,表明了: ;后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将士: 。
3. 说说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悲长城。
1. 解释下列词语。
换: 关山: 缭乱: 边愁:
2. 说出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3. 这两首诗《从军行》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的生活的,比较这两首诗,说说在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

孤城:一个城 遥望:远望 穿:磨穿 破坏
换: 关山: 缭乱: 边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7
一、从军行(其一)

1.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一说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后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其边塞、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

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主旨)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此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当戍卒走上高台,坐下,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笛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如亲人在呼唤,似征人在叹息。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

3.鉴赏要点

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此诗为抒写思乡之情。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是本诗写作的一个特点。

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前三句叙事,后一句抒情。叙事连贯性较强,实写所见所闻,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暗示的表现方法。

4.相关资料

①己之愁从金闺之愁衬出,便为情深。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清乾隆十五年南屏草堂刻本)

②曰“更吹”,曰“无那”,形出黄昏独上之情,极缠绵悱恻。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清乾隆三十年刻本)

⑧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之思己,正深于思家者。

(清李瑛《诗法易简录》,清道光二年+--笔舫刻本)

④由高楼黄昏的海风,烘托出乐曲引起的万里相思的情感,是融景入情……写的虽是“边愁”,但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绝不是寻常温柔缱绻的儿女之情。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⑤此诗先写独坐思家,次写吹笛寄怨,再写家人念己,步步逼进,层层深入,以表夫妇相忆之情。

(沈祖菜《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参考资料:孤城:一个城 遥望:远望 穿:磨穿 破坏

第2个回答  2008-03-25
一、从军行(其一)

1.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一说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后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其边塞、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

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主旨)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此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当戍卒走上高台,坐下,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笛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如亲人在呼唤,似征人在叹息。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

3.鉴赏要点

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此诗为抒写思乡之情。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是本诗写作的一个特点。

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前三句叙事,后一句抒情。叙事连贯性较强,实写所见所闻,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暗示的表现方法。

4.相关资料

①己之愁从金闺之愁衬出,便为情深。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清乾隆十五年南屏草堂刻本)

②曰“更吹”,曰“无那”,形出黄昏独上之情,极缠绵悱恻。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清乾隆三十年刻本)

⑧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之思己,正深于思家者。

(清李瑛《诗法易简录》,清道光二年+--笔舫刻本)

④由高楼黄昏的海风,烘托出乐曲引起的万里相思的情感,是融景入情……写的虽是“边愁”,但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绝不是寻常温柔缱绻的儿女之情。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⑤此诗先写独坐思家,次写吹笛寄怨,再写家人念己,步步逼进,层层深入,以表夫妇相忆之情。

(沈祖菜《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