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向往的田园美景 500字

如题所述

(一)寄情山水,纵情田园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其归园田居中所描述的田园生活.对他来说,这是多么安逸的生活啊,可以使他脱离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同时远离世俗的喧嚣,岂不妙哉?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一种可以让我暂时忘却世间烦恼的生活,不用去理会每天各项繁重的事务,不用去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有每天寄情于山水之间,纵情田园之中,让心中积压很久的压力得以排遣和释放,爽矣.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可不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在安逸舒适的山水田园之中.少年时的他就已经生活在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氛围之中,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这感觉就像北宋大文豪范仲淹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所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者不都是强调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吗?这也同时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榜样.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一种从小就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拥有一个明确而积极的人生目标,这样我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迷惘.
(三)豁达豪迈,从容淡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在其《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体现了其对“生死”的从容和淡定.是啊,在死亡面前,谁会像他一样表现的如此冷静和从容呢?同时也反映他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种对死亡的不屑,在这临危不惧中,体现的是豁达.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一种超度生死之外,不把生死看得很重要的襟怀.即:面对死亡,从容不迫,顺其自然.这样的生活方式将会让我分外珍惜活在世上的每一天,努力计划好安排好每一分钟,同时也将造就我从容淡定的品格,平静地面对生活的大风大浪.
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它们基本上弥补了我生活中的一些缺憾,也可以说是对我现阶段生活的补充和改进,同时,它们又有所不同,有利于塑造更全面的“我”,这也是我极力推崇它们的原因.一个我向往的生活,必将成为我通向成功的金钥匙
3处在喧嚣的都市里,你听得见的,是匆忙的鼓点,看得到的,是别人漠然的表情.你是否想过,冲破那重重现实,凭一己之力寻得一处净土,去过那心中所憧憬的生活.
——而我,只愿觅得一处名叫“清欢”的圣土,去过我心之所向的生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向往这样的生活——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方寸间便是天地.身在俗世偏却远离俗世.闲时,植花种草了却无聊,抑或倚窗而望等待日暮.没有大悲大喜之复杂,徒有清心清欲清欢.我向往这样的生活,简简单单,清歌小调,如此,世间如水,淙淙而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我向往这样的生活——携一知己好友,倚门而歌,抚琴为乐.这世间有多少坎坷与辛酸,孤独与寂寥,皆在袅袅琴音中渐渐消散.悠闲自得,清浅快乐.无关风月,我提笔等雁归;泉边临帖,念海边浪千叠,我向往这样的生活.悠闲从容,清欢不绝.如此,一生便如指间沙,匆匆而逝.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向往这样的胸襟下那般的生活.人生,本就是时间留下的一条供人行走的小道,我们所执的态度,本该是谦恭而谨慎的!一生何其短暂,谦恭谨慎的背后却活不出属于生命的昂扬恣意!纵不能寻得那片幽静之土,也不得被俗世所困.所以,大风大浪过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所以,身处尘俗,不畏风雨,一蓑烟雨就任己一生.
真正向往的生活,自己或许也都知晓不可触得.然而,当我们有了处于向往生活中的心境,那么,你所处的便是你心中的圣土.
当我心境只余清欢,当我拥有那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又怎会再去苦苦执著于所谓的心中所向往的生活呢?
清欢与昂扬恣意,那是对理想的触碰,那是生命的张力,更是我心中向往的圣土,我所执著的,应属世人的态度!
清欢之地——我心中向往之处;清欢——我向往这样如水般宁静致远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