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降兵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如题所述

1950年9月17日,新中国第一支伞兵部队空军陆战第一旅宣告成立。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改编为空降兵军,同时空降兵师划归该军建制,组成了空降兵第15军。

1993年1月由广州军区空军划归军委空军直接建制领导,原军属第43、44、45共3个空降兵旅恢复空降兵师编制。军部所在地为湖北孝感,被称为“千岁军”。

如今,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已逐步发展成为由引导、技侦、步兵、通信兵、工兵、防化兵等兵种,几十个专业密切协同的现代化兵种部队。

中国空降兵现已属于空军序列。

扩展资料:

空降兵的诞生:

一战时期就有两名士兵经一架双翼飞机的机翼上跳下,携带部分炸药炸毁了敌方的仓库,此举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1927年,苏军使用运输机在中亚细亚地区空投部队,一举歼灭了巴土马赤,是第一次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空降战。

1930年,苏军空降兵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正式的伞兵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德国和美国都多次运用空降兵。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0年9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伞兵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降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成立于1949年8月。是一支和共和国同龄的部队。成立之初规模很小。主要力量是1949年4月15日起义的国民党军伞兵三团。为了应对台湾国民党当局对大陆的武装威胁和其他军事威胁。1961年6月1日,中国空降兵进行了大规模扩充。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血战上甘岭而威震中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被当时空军司令刘亚楼选中,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15军。中国空降兵到今天成立近60年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条艰辛的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 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是以伞降或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又称伞兵。它是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具有空中快速机动和超越地理障碍能力的突击力量。中国空降兵自1950年9月成立空军陆战第1旅,1961年6月组建第15空降军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由初建时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航空兵、导弹兵、特种侦察兵、防化兵等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多兵种合成部队,初具规模的高技术特种兵种。 [1]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又 称伞兵成立时间1950年9月作战方式伞降或机降方式
目录
1 部队介绍
2 特殊作战任务
3 空降兵的条件
4 女子空降队
5 天降神兵
6 改组历史
7 发展三部曲
部队介绍编辑
1949年8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在空军编制内成立空降兵部队。1950年4月17日,中央军电示各军区、各野战军,要求从各陆军部队中抽调一批战斗英雄,或模范班、排干部组建空军陆战部队。不久又规定,其不足之数可从优秀战士中补选。很快,来自全国各部队的4763名战功累累的指战员云集古城开封府。1950年7月17日,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的番号。1950年7月26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以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30军第89师师部为基础在上海组成。同年8月1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由上海移驻开封。1950年9月16日,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在开封正式成立,下辖4个狙击营,1个坦克营、1个迫击炮营、1个加农炮营,还有高射机枪、工兵、运输、通信、侦察、警卫、汽车7个连,另设有1个教导队,全旅共5030人,分别来自第1、2、3、4野战军和山东、华东、东北军区等40个军以上单位,还有部分原国军伞兵第3团起义人员。这是当时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全旅人员中共产党员占88%,战斗英雄、模范和功臣占93%,参加过战斗的占83%。1961年,中央军委决定将战功赫赫的上甘岭部队改编为空降兵。从此,这支在解放战争中开辟豫西根据地,征战淮海,强渡长江,横扫两广,剿匪云贵川,并在朝鲜战争中鏖战上甘岭,令美国人闻风胆寒、创造世界战争史上奇迹的地面雄师突破了地形的限制,成了蓝天蹈浪的空中劲旅。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这支部队牛刀小试,扼守万里长江最险处的洪湖、监利,抢险救急,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不闻杀伐之声的和平年代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我们这支英雄部队的回忆 [2] 。
空军陆战第1旅成立之初,仅有从苏联购买的300具降落伞,缴获的几架美制C-46飞机和苏联的伊尔-12飞机,数量少,机型旧,而且破损较为严重,根本无法满足空降官兵跳伞训练的需求。于是部队采用了古老而原始的跳伞方式——伞塔跳伞。经过短短11天的训练,官兵们便基本掌握了跳伞的地面动作要领和降落伞的折叠技术。1950年9月29日,空军陆战第1旅进行了新中国空降兵的第一次跳伞。狙击第1营营长、战斗英雄崔汉卿率领62名官兵乘美制C-46运输机跳伞,拉开了中国空降史上崭新的一幕。翌年3月14日,当时任俄语翻译的沈元珍等4名女战士也进行了跳伞,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女伞兵。
1950年12月,空军陆战第1旅改编为空军陆战第1师。1955年改称伞兵师。1957年4月28日,番号正式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师。1961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5军改编为空降兵军。第15军前身为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1949年2月改称第2野战军第4兵团第15军。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当年朝鲜战争中鏖战上甘岭,令美国大兵闻风胆寒,曾经涌现黄继光这样的战斗英雄。196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组成。原有的空降兵师也同时划归该军建制。从此,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部队逐步发展壮大。
当时,第15空降军配备的运输机主要有苏制安-2和国产运-5小型运输机,其速度、运载能力、续航能力都不能满足空降部队的要求。空降军的主要重火力装备为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82毫米无后坐力炮等,没有重炮、坦克、装甲车等武器,也没有有效的防空和反坦克武器。所以战斗能力远远未达到要求。飞机和伞具数量也不能满足部队跳伞训练的需求,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采用安全系数不高,但省时、省人、省钱而且训练周期相对要短的气球进行跳伞训练。
1969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作了重要指示:“空降兵要认真地搞起来,搞就要搞得像个样子,不充实的把它充实起来。”之后,第15空降军开始充实人员、飞机以及伞具等,并且扩建了自己的直升机团。尽管当时的飞机还不足以形成空降作战的能力,但跳伞训练却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1975年和1985年,第15空降军先后两次进行整编,步兵比例被大幅压缩,技术兵种的比例由17%提高到43%。部队配备了榴弹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等先进武器,但还缺少能运载重武器装备的大中型运输机。
90年代初,中央军委把空降兵列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加速了空降兵部队的发展步伐。一批新型飞机、新型伞具、新型火炮等相继加入空降兵序列,使空降兵能够执行较大规模空降作战任务。中国空降部队配备的运输机主要有国产运-8、运-7中小型运输机和俄制伊尔-76大型运输机、以及国产直-8、直-9和俄制米-8/17直升机。伞具主要有第二代伞兵伞(伞兵9型伞)、翼形滑翔伞、动力飞行伞和重装空投伞等。压制火器主要有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122毫米40管轮式火箭炮、120毫米自行迫榴炮、100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以及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等。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主要有37毫米双管自行高炮、25毫米双管牵引式高炮、红樱-5和前卫-1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和红箭”-8反坦克导弹等。中国空降部队还配备有伞兵突击车,用以执行快速突击作战任务。
和武器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空降兵部队着力培养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梯次衔接”的人才队伍。1999年6月,空军学院组建了空降兵系,承担空降兵生长军官培训和在职军官轮训等任务。空降兵部队团以上干部全部达到大学文化程度,有的已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一批空中能飞翔、地面能战斗、合成能指挥、平时能管理的新型高素质指挥人才群体正在崛起。
特殊作战任务编辑
空降兵部队所担负的特殊作战任务,需要士兵具有强健的体魂和超人的反应能力。官兵们每天除完成8小时正常训练课目外,早上要进行5公里武装越野;上午开课前,展伸双臂握两砖绕营区跑两周;中午拳术半小时,下午开课前,做俯卧撑150次,负重下蹲100下,蛙跳300米;睡觉前,头部、肘、拳、腿各击沙袋50次,马步推砖100次;仰卧起坐50次。
空降兵的条件编辑
一兵多用,一专多能是合格空降兵的基本条件。一个空降兵战士,除了要熟练掌握陆军步兵的各项技能,精通手中武器,还要学会使用全连所有武器、营属炮兵火器,还要掌握工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导弹兵的一般技能。要能驾驶多种机动车辆,会跳多种伞型和机型,能在山区、高原、海岛、热带、亚热带和森林等多种环境下进行野战生存。
女子空降队编辑
为适应空降兵执行特殊使命的需要,1991年7月,中国空降兵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女子空降队。如今,她们已成了高翔云天的大鹏,能自如地应付恶劣天气,顺利地排除空中各种险情,准确降落在我国任何一个地区执行任务。
天降神兵编辑
空降部队赶赴汶川灾区
空降部队赶赴汶川灾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14日,空降部队出动兵力首次在因地震与外界隔绝的阿坝地区茂县成功进行伞降。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和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同一天,首批运载救灾物资的直升机也降落到地震中心汶川县城,完成极限性的空降救灾任务。
神兵天降撼山岳。中国新一代天兵已具备了随时能飞、到处可降、降之能打、打之能胜的全方位、全天候空降作战能力,成为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中一支令人生畏的快速突击力量。
改组历史编辑
空降兵第15军系由第2野战军陆军第15军改编而成,其前身是1947年7月由太行军区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该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作战,尤其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柴云振等著名战斗英雄和1.3万名功臣。改编以前,15军隶属武汉军区建制,下辖第44、45、29三个步兵师。
1961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决定将陆军第15军改建为空降兵,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并决定将隶属于空军的原空降兵师也编入15军序列。
1961年5月31日,总参谋部公布了空降兵部队番号。从6月1日起,15军正式归军委空军和武汉军区空军领导,步兵29师调离15军建制,归武汉军区直接领导,原空军伞兵师调归15军建制,改番号为空降兵第43师。
在15军军部驻地湖北孝感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暨空降兵成立大会,标志着改建空降兵的任务胜利完成,空降兵部队由原来的1个师扩大为1个军,开始进入了新兵种的建设阶段。
部队根据空军党委所批准的空降兵军暂行编制进行了整编。
1962年4月,空军将空13师(运输航空兵)划归空降兵领导,并以空13师原属运-5独立大队为基础,扩编了1个运-5独立第6团,直属15军建制。1966年6月,空13师由15军调出。在此后的数十年间,空降兵部队先后扩建了运输航空兵团和直升机团,并且新组建、改建了一些兵种部、分队。
1985年精简整编以后,15军所属的3个空降兵师分别压缩为旅,并将其按照空降兵部队任务要求、训练要求以及作战特点划分为教导旅、机动旅、快反旅。90年代以后,由于形势和任务的需要,3个空降兵旅再次恢复为空降兵师建制。
发展三部曲编辑
新中国第一代空降部队
新中国第一代空降部队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部队的发展史来看,其发展经过了三部曲的历史变革。
首部曲是接收国民党伞兵部队。1949年4月13日,在上海的国民党伞兵第3团利用从海上移防南下的机会,改航道驶向连云港,宣布起义。4月18日,连云港新海连军民为起义伞兵召开了欢迎大会,新海连特委书记谷牧致欢迎词。当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来慰勉复电:“庆祝你们脱离国民党反动集团而加入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举动。希望你们努力于政治上和技术上的学习,为建设中国的新伞兵而奋斗。”伞兵3团起义后,改编成华东军区军政大学第7总队(伞兵总队)。刘农骏担任总队长,后任我军第一支空降旅副旅长。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其间,与随同访问的刘亚楼又就组织伞兵问题,与苏联政府交换了意见。毛泽东还亲自致信斯大林,提出聘请空降兵顾问41人,订购伞兵部队用的降落伞300具,斯大林爽快地答应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伞兵部队的组建,从此拉开了序幕。
二部曲是组建空军陆战第1旅。1950年2月15日,中央军委正式决定以第9兵团第89师师部为基础,从各军区陆军部队中抽调部分官兵组建伞兵部队,华东军区军政大学伞兵总队也加入了这支部队。7月17日,中央军委确定部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首任旅长由26军77师师长王建青担任。
人民解放军第一支空降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在河南某地正式组建完毕。17日,举行了庆典大会,第三野战军副参谋长周骏鸣代表中央军委授予空军陆战第1旅军旗。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降兵部队。陆战1旅后来又扩编成我军第一个伞兵师。能在各种地形、全方位执行空降作战任务。
第三部曲是组成空降军。1961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决定把在上甘岭打出威名的陆军某军改建为空降兵。7月1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我军又一个新兵种宣告成立。
空降兵是一支不仅能配合地面部队作战,而且能够独立执行任务,完成特殊使命。我国幅员广阔,空降兵战略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强,哪里有战事,哪里就有空降兵。
2009年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2009年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一次次的搏击,一次次的突破,中国空降兵已全部完成我国各种复杂地形上的跳伞和野战生存训练,掌握了空降兵必备的军事技能
第2个回答  2020-09-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成立时间: 1950年9月

中国空降兵自1950年9月成立空军陆战第1旅,1961年6月组建第15空降军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由初建时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航空兵、导弹兵、特种侦察兵、防化兵等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多兵种合成部队,初具规模的高技术特种兵种。

特殊作战任务

编辑

空降兵部队所担负的特殊作战任务,需要士兵具有强健的体魂和超人的反应能力。官兵们每天除完成8小时正常训练课目外,早上要进行5公里武装越野;上午开课前,展伸双臂握两砖绕营区跑两周;中午拳术半小时,下午开课前,做俯卧撑150次,负重下蹲100下,蛙跳300米;睡觉前,头部、肘、拳、腿各击沙袋50次,马步推砖100次;仰卧起坐50次。

空降兵的条件

编辑

一兵多用,一专多能是合格空降兵的基本条件。一个空降兵战士,除了要熟练掌握陆军步兵的各项技能,精通手中武器,还要学会使用全连所有武器、营属炮兵火器,还要掌握工兵、防化兵、通信兵、侦察兵、导弹兵的一般技能。要能驾驶多种机动车辆,会跳多种伞型和机型,能在山区、高原、海岛、热带、亚热带和森林等多种环境下进行野战生存。

女子空降队

编辑

为适应空降兵执行特殊使命的需要,1991年7月,中国空降兵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女子空降队。如今,她们已成了高翔云天的大鹏,能自如地应付恶劣天气,顺利地排除空中各种险情,准确降落在我国任何一个地区执行任务。

天降神兵

编辑

空降部队赶赴汶川灾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14日,空降部队出动兵力首次在因地震与外界隔绝的阿坝地区茂县成功进行伞降。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和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同一天,首批运载救灾物资的直升机也降落到地震中心汶川县城,完成极限性的空降救灾任务。

神兵天降撼山岳。中国新一代天兵已具备了随时能飞、到处可降、降之能打、打之能胜的全方位、全天候空降作战能力,成为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中一支令人生畏的快速突击力量。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兵成立于1949年8月。是一支和共和国同龄的部队。成立之初规模很小。主要力量是1949年4月15日起义的国民党军伞兵三团。为了应对台湾国民党当局对大陆的武装威胁和其他军事威胁。1961年6月1日,中国空降兵进行了大规模扩充。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血战上甘岭而威震中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被当时空军司令刘亚楼选中,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15军。中国空降兵到今天成立近60年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条艰辛的历程。
第4个回答  2020-09-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是以伞降或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又称伞兵。它是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具有空中快速机动和超越地理障碍能力的突击力量。中国空降兵自1950年9月成立空军陆战第1旅,1961年6月组建第15空降军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由初建时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航空兵、导弹兵、特种侦察兵、防化兵等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多兵种合成部队,初具规模的高技术特种兵种。[1]
中文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部队
又称
伞兵
成立时间
1950年9月
作战方式
伞降或机降方式
快速
导航
特殊作战任务

空降兵的条件

女子空降队

天降神兵

改组历史

发展三部曲
部队介绍
1949年8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在空军编制内成立空降兵部队。1950年4月17日,中央军电示各军区、各野战军,要求从各陆军部队中抽调一批战斗英雄,或模范班、排干部组建空军陆战部队。不久又规定,其不足之数可从优秀战士中补选。很快,来自全国各部队的4763名战功累累的指战员云集古城开封府。1950年7月17日,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的番号。1950年7月26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以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30军第89师师部为基础在上海组成。同年8月1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由上海移驻开封。1950年9月16日,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在开封正式成立,下辖4个狙击营,1个坦克营、1个迫击炮营、1个加农炮营,还有高射机枪、工兵、运输、通信、侦察、警卫、汽车7个连,另设有1个教导队,全旅共5030人,分别来自第1、2、3、4野战军和山东、华东、东北军区等40个军以上单位,还有部分原国军伞兵第3团起义人员。这是当时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全旅人员中共产党员占88%,战斗英雄、模范和功臣占93%,参加过战斗的占83%。1961年,中央军委决定将战功赫赫的上甘岭部队改编为空降兵。从此,这支在解放战争中开辟豫西根据地,征战淮海,强渡长江,横扫两广,剿匪云贵川,并在朝鲜战争中鏖战上甘岭,令美国人闻风胆寒、创造世界战争史上奇迹的地面雄师突破了地形的限制,成了蓝天蹈浪的空中劲旅。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这支部队牛刀小试,扼守万里长江最险处的洪湖、监利,抢险救急,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不闻杀伐之声的和平年代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我们这支英雄部队的回忆[2] 。
空军陆战第1旅成立之初,仅有从苏联购买的300具降落伞,缴获的几架美制C-46飞机和苏联的伊尔-12飞机,数量少,机型旧,而且破损较为严重,根本无法满足空降官兵跳伞训练的需求。于是部队采用了古老而原始的跳伞方式——伞塔跳伞。经过短短11天的训练,官兵们便基本掌握了跳伞的地面动作要领和降落伞的折叠技术。1950年9月29日,空军陆战第1旅进行了新中国空降兵的第一次跳伞。狙击第1营营长、战斗英雄崔汉卿率领62名官兵乘美制C-46运输机跳伞,拉开了中国空降史上崭新的一幕。翌年3月14日,当时任俄语翻译的沈元珍等4名女战士也进行了跳伞,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女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