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位于哪?大神们帮帮忙

如题所述

子洲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榆林市南缘。1944年建县,以革命烈士李子洲命名。全县总土地面积2042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158.83万亩,人口31万,农业人口占93%。全县辖10镇8乡,550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子洲县系地跨中温带与暖温带之间的亚干旱区,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年均气温9.1℃,降水量428.1mm,无霜期145天。县内大理河、淮宁河从中部及南部穿境而过,两河沿岸形成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川道地区,两川素有"米粮川"之称。 境内地下水开采量年达1431万吨,补给量年达4126万吨;煤炭远景储量9.9亿吨;天然气储量2000多亿立方米;石油储量3000多万吨;食盐储量13亿吨以上。此外,铁、磷、石英、粘土、墨玉等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农业栽培作物有93类,443个品种;林木资源有23科46种;畜禽有23个品种;野生植物有50多种。 子洲县境曾是黄帝族部落居住地之一,秦汉时归上郡阳周县管辖,秦大将蒙恬即屈死于阳周县。北魏种龟元羊(518)设过大德、魏平二县。宋代,因宋朝和西夏抗衡,设有绥平寨、怀宁寨、克戎寨、威戎寨、临夏城等堡寨 。明崇祯十年(1637)修筑的南丰寨,旧貌依存,山势优美,林木葱郁,每逢庙会之日,游人络绎不绝。1928年4月在南丰寨古庙内召开了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陕北的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县境裴家湾乡的黄土洼湫堪称高原奇观。两山相夹、一丘紧锁,状似人造大坝。湫方八百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宜植宜耕。湫内平时无水,遇大雨洪水滔滔,即要溢满,却旋即渗入地下,湫内复若洪前,不知水从何而渗。1977年一次大雨,湫内约积50万立方米特大洪水,然不到20分钟全部泄地。这一高原之迷至今尚未解开。 陕北有一句谚语:“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子洲兼而有之。子洲群众多居住窑洞,爱吃杂粮捞饭、绿豆米汤、钱钱饭等小米食品,爱吃白面揪片、杂面等面食,爱吃猪肉翘板(宽)粉、羊肉炒细粉,也吃油糕、油馍、黄馍等风味食品。穿着不爱奢华,但很整洁。俗尚鬼神,但多神崇拜,没有固定宗教组织,佛教、道教都有影响。位于瓜园则湾乡的露普山、柏全山、目连山、娘娘庙山,山势险峻、风景宜人、庙宇林立,建筑奇特,号称“四大名山”,在周边县市颇有名气。婚丧嫁娶,崇尚简朴,尚保存着不少古老的习俗。子洲人爱闹秧歌,爱听陕北说书,爱看晋剧,爱听唢呐音乐,爱听陕北民歌。子洲的秧歌、剪纸、民歌、雕刻等民间艺术在陕北很有代表性。 子洲石雕,历史悠久,工艺精细,品类繁多,保留秦汉雕刻风格,尤其是利用本地特有的墨玉(油页岩)雕刻的砚台、棋盘、桌面、屏风等器皿,凝艺术与实用于一体,既有欣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极具开发潜力。 子洲的名优土特产品主要有小米、绿豆、洋芋、大豆、葵花,羊毛、羊绒、蚕茧,苹果、黄芪、远志,淀粉、雪花月饼、果馅等。子洲“地沃宜粟、米汁如脂”,小米营养丰富,尤其是乌龙米驰名远近;洋芋粉条洁白细长,韧性、适口性均好;黄芪色正、根直、质优,远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素有“子洲芪”美称;子洲的风味食品雪花月饼、果馅等驰名陕北,畅销陕西;农产品前景广阔,洋芋、玉米、大豆、黄芪、苹果、红枣、葵花等亟待加工开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