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路设计采用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单位是根据哪些因素选型

如题所述

试题代码:803 试题名称:道路工程
一、试述水对路面的危害,以及常用的路面排水措施及其设置要点。(15分)
答:水对路面的危害可以表现为:降低路面材料的强度,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和路肩处造成唧泥;移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唧泥和高压水冲刷,造成路面基层承载能力下降;在冻胀地区,融冻季节水会引起路面承载力的普遍下降。
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堑时,横向排流的表面水汇集于边沟内。当路基横断面为路堤时,可采用两种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一种是让路面表面以横向漫流形式向堤坡面分散排放;另一种方式是在路肩外侧边缘放置拦水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或者路肩和部分路面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通过相隔一定间距设置的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放到路堤坡脚外。两种排水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表面水不可能对路堤坡面造成的冲刷危害。在汇水量不大,路堤不高,路线纵坡不同,坡面耐冲刷能力强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横向漫流分散排放的方式。而在表面水有可能冲刷路堤坡面的情况下,则采用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内,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放的方式。
拦水带可由沥青混凝土现场浇筑,或者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而成。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拦水带时,应避免预制块影响路面内部水的排泄。拦水带的泄水口可设置成开口(喇叭口)式。设在纵坡坡段上的泄水口为提高泄水能力,宜做成不对称的喇叭口,并在硬路肩边缘的外侧设置逐渐变宽的低凹区。
二、试述路基沉陷变形的类型、成因及其防止措施。(15分)
答:路堤沉陷是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路基的沉陷可以有两种情,一是路基本身的压缩沉降;二是由于路基下部天然地面承载能力不足,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引起沉陷或向两侧挤出而造成的下沉。
原因:路基的沉缩是因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足,在路基堤身内部形成过湿的夹层等因素,在荷载和水温综合作用下引起路基沉缩。地基的沉陷是指原天然地面有软土、泥沼或不密实的松土存在,承载能力极低,路基修筑前未经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地基下沉或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下陷。
措施:(1)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2)选择良好的路基用土填筑路基,必要时对路基上层填土作稳定处理。(3)采取正确的填筑方法,充分压实路基,保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4)适当提高路基,防止水分从侧面渗入或从地下水位上升进入路基工作区范围。(5)正确进行排水设计(包括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面结构排水以及地基的特殊排水。(6)必要时设计隔离层隔绝毛细水上升,设置隔温层减少路基冰冻深度和水分累积,设置砂垫层以疏干土基。⑺采取边坡加固,修筑挡土结构物,土体加筋等防护技术措施,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三、水泥稳定碎石的概念、强度形成机理及强度影响因素。(15分)
答:在按照一定级配组成的碎石中,掺入适当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拌和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此类混合料称为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可铺筑基层,水泥稳定类基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和耐冻性。其初期强度较高,且随龄期增长而增长,所以应用范围很广。
强度形成机理:⑴化学作用:如水泥颗粒的水化、硬化作用,有机物的聚合作用等等。⑵物理-化学作用:如碎石与水泥及水泥水化产物之间的吸附作用,微粒的凝聚作用,水及水化产物的扩散、渗透作用,水化产物的溶解、结晶作用等等。
1)水泥的水化作用
在水泥稳定碎石中,首先发生的是水泥自身的水化反应,从而产生出具有胶结能力的水化产物,这是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主要来源。
2)化学激发作用
钙离子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碎石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结构,而且在这种碱性溶液环境下,碎石本身的化学性质也将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