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使命感,责

如题所述

忠诚度是在特定条件下、与态度和行为表现相关的工作状态,激情、专注、勤奋、钻研是忠诚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是指员工对于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对自主选择的企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程度。员工的忠诚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战斗力、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推动企业文化形成,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和生产率、更加完美的品牌和社会形象。实践证明:忠诚就是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用好和留住人才,员工忠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员工的忠诚度解析
  (一)企业忠诚和职业忠诚
  所谓企业忠诚,是指员工对某个具体企业的忠诚;所谓职业忠诚,就是员工能够把自己所做的事业放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看待,而不局限于某个企业和组织,不把自己的事情看做是为单位某个人做的,其核心在于忠于认同的理想。当企业忠诚与职业忠诚相冲突时,企业忠诚在价值上并不处于优先地位,反而具有对职业忠诚的从属性。
  (二)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
  忠诚度是员工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有机统一,是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态度与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价值观和理念等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尽其所能为企业做贡献,时刻维护企业的利益。行为忠诚是态度忠诚的基础和前提,态度忠诚是行为忠诚的深化和延伸。员工对企业的忠诚除了看其态度,更要看员工对企业的行为。只有在行动上对企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时刻为企业献计献策,把维护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才真正体现了员工在态度与行为上对企业的忠诚。
  (三)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忠诚
  忠诚是企业的一种隐性资产,企业与员工的双向忠诚是指一方面企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组织支持,另一方面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即组织承诺,是双方互动的一种心理契约。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忠诚,无论是对企业或是员工都是最佳的选择。
  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忠诚度
  第一,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在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忠诚和职业忠诚的统一。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传统和风尚,它体现其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促使员工共同遵循一样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并渗透于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通过企业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员工的人生观、职业道德教育,极力培养他们的职业忠诚、提升职业竞争力;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宣传,让员工更加了解和认同企业精神,从而在理解的前提下对企业的价值观保有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最大限度地释放蕴藏在员工心中对事业追求和个人价值实现的能量,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现员工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统一。员工忠诚是员工对企业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的统一,奉献企业、一切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是员工忠诚的最高境界。在新形势下,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着重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全局观念,引导员工将个人的荣辱和企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对企业有一种“拥有”的感觉。这个“拥有”的概念应该扩展到参与决策,应让员工参与到那些影响其切身利益和发展的决策中,并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得到了关注,他们对结果作出了贡献,那么他们将更可能接受这样的决策或变化,因为是他们同意的,而不是被管理方强加的。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评价就越高,其归属感也就越强烈。
  第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忠诚。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对于那些能给自己提供发展机会的公司,员工会非常卖命,忠诚度指数也相对比较高,工作更有干劲,也更努力、更长久。即使企业处于逆境中,员工也会从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着想,协助企业渡过难关,摆脱困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让员工对自我有明确的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选准自我发展的突破口,并根据不同员工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不同,帮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应有的职业生涯高峰,赢得员工的献身精神。
  第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情感管理,实现员工由被动忠诚向主动忠诚转变。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组织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前卫的西方学者认为,企业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站稳脚跟,必须同时拥有智力资本和情感资本。因此,感情因素往往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印象,影响到员工的忠诚度,情感也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催化剂。情感管理是企业管理伦理性的表现,它能使冰冷的管理活动变得温馨、富有人情味。使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具有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进而提高忠诚度。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企业的想政治工作,实现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完美结合。劳动契约更多的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显性契约,心理契约则是一种隐性契约,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研究表明,由于对企业的现状不满,在不违背显性契约的前提下,许多员工在隐性契约方面已经产生了背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励他们的内在动机,重视自主动机激励,使他们对企业抱有坚定美好的信念,此外,通过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对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位置、权力、职责都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稳定、默契的心理契约,才能实现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完美结合,即企业与员工的完美结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5
爱上你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