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遇过多少妖怪,分别是哪些,什么事?

如题所述

共遇到65个妖怪,分别是: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灵感大王、独角兕大王、混世魔王、寅将军、白衣秀士、如意真仙、蝎子精、六耳猕猴、铁扇公主、牛魔王、万圣龙王、九头驸马、赤身鬼、劲节十八公。

虎先锋、黄风怪、白骨精、黄袍怪、熊山君、特处士、玉面公主、奔波儿灞、灞波儿奔、黑风怪、凌虚子、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压龙大仙、狐阿七大王、狮魔王、红孩儿、鼍龙怪。

猱狮、雪狮、狻猊、白泽、伏狸、抟象、九灵元圣、金鼻白毛老鼠精、南山大王、黄狮精、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玉兔精。

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杏仙、黄眉大王、赤鳞大蟒(蟒蛇精)、有来有去、赛太岁、蜘蛛精、百眼魔君、小钻风、青毛狮王、黄牙象王、金翅大鹏雕、国后、白鹿精(国丈)。

事迹举例如:

1、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金角大王与兄弟银角大王是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原是太上老君门下看守金炉的童子。

菩萨为了试验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向太上老君借来金银二童子,变作妖怪磨砺唐僧取经的决心。与孙悟空比武斗法,难分输赢。后来孙悟空用计谋战胜金、银二怪,收缴了五件宝物,连人带物返还给太上老君。

2、黄风怪

原是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因为偷吃琉璃盏内的清油,怕被金刚捉拿,便跑到黄风岭占山为王。黄风怪手持一支三股钢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吹出的黄风更是所向无敌,打扮金盔晃日,金甲凝光。偷走油灯,携走唐僧,后被灵吉菩萨用飞龙杖降服。

3、红孩儿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和孙悟空大战,假扮观音菩萨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服,幸亏观音菩萨感知他们师徒有难,特意来降服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

给红孩儿戴上金手镯,最终收服了红孩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4、南山大王

本是一只艾叶花皮豹子精,占据隐雾山为王,自称南山大王,使一根铁杵,用分瓣梅花计擒住唐僧,后被孙悟空用瞌睡虫迷倒,死于猪八戒耙下。

5、灵感大王

原身是金鱼精,养于观音菩萨的莲花池。修成手段后跑到通天河为妖,冒充神明,强迫村民每年为他祭祀童男童女。还用计弄走唐僧。最后被观音收服。

灵感大王恼恨不得享祭,有心要捉唐僧吃掉,便下了一场雪使通天河结冰。唐僧着急取经,踏冰而渡。走到河心处,层冰破碎,唐僧落入水中,被灵感大王抓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30
  《西游记》最后有一个八十一难列表。当然是从唐僧出世开始算的。我给你列出来,然后将妖怪名字写在后面。
  蒙差揭谛皈依旨,谨记唐僧难数清:
  金蝉遭贬第一难,
  出胎几杀第二难,
  满月抛江第三难,
  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遇上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三怪,但这三怪只吃掉唐僧随从)
  落坑折从第六难,
  双叉岭上第七难,
  两界山头第八难,(遇上孙悟空)
  陡涧换马第九难,(遇小白龙)
  夜被火烧第十难,
  失却袈裟十一难,(黑风山熊罴怪,还有狼精蛇精属于小boss)
  收降八戒十二难,(遇上猪八戒)
  黄风怪阻十三难,(黄风怪)
  请求灵吉十四难,
  流沙难渡十五难,(遇沙僧)
  收得沙僧十六难,
  四圣显化十七难,
  五庄观中十八难,
  难活人参十九难,(镇元子是仙不算妖怪)
  贬退心猿二十难,(白骨精)
  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
  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
  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宝象国遇黄袍怪)
  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金银角大王)
  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金银角的干妈九尾狐)
  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狮猁怪)
  被魔化身二十七难,
  号山逢怪二十八难,(遇红孩儿)
  风摄圣僧二十九难,
  心猿遭害三十难,
  请圣降妖三十一难,
  黑河沉没三十二难,(黑水河遇鼍龙)
  搬运车迟三十三难,(车迟国斗法)
  大赌输赢三十四难,
  祛道兴僧三十五难,
  路逢大水三十六难,(通天河遇鲤鱼精)
  身落天河三十七难,
  鱼篮现身三十八难,
  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遇青牛怪)
  普天神难伏四十难,
  问佛根源四十一难,
  吃水遭毒四十二难,(悟空打水遇如意真仙)
  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女儿国王留婚,这不是妖怪)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琵琶洞遇蝎子精)
  再贬心猿四十五难,(遇假孙悟空六耳猕猴)
  难辨猕猴四十六难,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遇铁扇公主、牛魔王、玉面狐狸一家)
  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
  收缚魔王四十九难,
  赛城扫塔五十难,(万圣龙王、九头虫)
  取宝救僧五十一难,
  棘林吟咏五十二难,(木仙庵谈诗,遇十八公(松);孤直公(柏)凌空子(桧);拂云叟(竹);杏仙(杏);鬼使(枫树);杏仙丫鬟(两株腊梅、两株丹桂))
  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遇黄眉大王)
  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
  稀柿疼秽阻五十五难,(遇蟒蛇精)
  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
  拯救疲癃五十七难,
  降妖取后五十八难,(遇赛太岁金毛犼)
  七情迷没五十九难,(遇七蜘蛛精)
  多目遭伤六十难,(遇多目怪)
  路阻狮驼六十一难,(遇狮驼岭三怪:青狮白象大鹏)
  怪分三色六十二难,
  城里遇灾六十三难,
  请佛收魔六十四难,
  比丘救子六十五难,(小子国遇鹿精)
  辨认真邪六十六难,
  松林救怪六十七难,(遇地涌夫人白鼠精)
  僧房卧病六十八难,
  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
  灭法国难行七十难,(灭法国王不是妖怪)
  隐雾山遇魔七十一难,(遇豹子精)
  凤仙郡求雨七十二难,
  失落兵器七十三难,(遇黄狮精)
  会庆钉钯七十四难,
  竹节山遭难七十五难,(遇九灵元圣九头狮子精)
  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避暑避寒避尘三犀牛怪)
  赶捉犀牛七十七难,
  天竺招婚七十八难,(玉兔精)
  铜台府监禁七十九难,
  凌云渡脱胎八十难,
  路经十万八千里,圣僧历难簿分明。
  ◎为完九九归真之数,观音菩萨看完唐僧灾难簿后,
  命揭谛赶上八大金刚,还生一难。
  第八十一难为通天河遇鼋湿经书。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28
西游记》读后感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 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
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一点,从小在书海中遨游的我深有体会。四大名著是经典中的经典。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更是我儿时文学生活的主角。

假如没有孙悟空

印象中,初读《西游记》,最讨厌的人物就是那个不可一世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按常理来说,孙悟空应该是众多少儿读者的崇拜对象啊。有一天偶然翻看自己小学时的日记。上面写道:“今天看到‘其’天大圣把那个人打死了,脑浆象豆‘符’一样出来了。我很想哭,这是宋老师说的残忍吧。”现在看起来真的很可笑。是啊,那时单纯的过分,那一个细节竟然使孙悟空在我心里成了一个残忍的角色,使我幼小的心灵有了一次至今仍记忆着的阴影。可试想,假如没有了孙悟空,那整部小说也许不会有那么多的血腥,不会使天宫大乱,也不会有如来把他压在五行山下,保护唐僧西天取经那么多麻烦事。可毕竟孙悟空是个功臣,是《西游记》里的英雄,一路上降妖服魔保护唐僧的安全。现在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我最欣赏的角色,并非因为他那些英雄行为,也不是因为他那出神入化的七十二变,只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他是有些霸道,有些骄傲;但他敢作敢当,对于不满的事情敢于反抗,这些对已走向成熟的我有着深深的吸引。他是整个小说的中心,是作者心灵的使者,是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象征。作者从孙悟空身上传输了他对封建统治的蔑视和鄙夷,赞扬了勇于反抗的精神。可以说孙悟空是作者与读者心灵交流的一个窗口,假如没有了他?故事又从何谈起呢?

假如没有唐僧

小学五年级,再读《西游记》时,发现对唐僧厌恶到了极点:其实《西游记》也就是那么一档子事,主题就俩字——取经!从西天取到真经,然后把经书交给皇上这故事也就完结了。之所以成为了洋洋洒洒一百多回的神话小说,主要原因就是——唐僧。想想看,孙悟空是齐天大圣啊!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取经?一跟头的事!虽说八戒、沙僧是没有悟空厉害,可怎么算也是日行千里的主儿。到大雷音寺取个经,几天就办成不是问题吧?可问题就出在了唐僧身上,使自己3个本领高强的徒弟那腾云驾雾的本事不能施展。这也就算了,可偏偏他还是令妖怪们垂涎三尺的金禅子转世,再加上他不分黑白,不识人妖,常念那紧箍咒令忠心保护自己的大徒弟孙悟空满地打滚,折腾的死去活来,甚至还赶回了老家,这便给这条本已遥远艰难的路又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要是没有了唐僧,这一路不知道少了多少麻烦,减了多少曲折,节约了多少金子似的时间啊。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成长,我逐渐理解接受了故事中这一切的安排,这正是吴承恩老先生的高明之处。取经,本是一种事业,但实际上已经成了唐僧所坚韧不拔地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象征。假如没有了唐僧,《西游记》便成了单纯的打打杀杀的神话故事。“不经历风雨,怎么现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是的,没有了唐僧一路的曲折坎坷,这“取”经的意义又在哪里?这部魅力永恒的小说又何以传承至今?

假如没有配角

我把猪八戒,沙僧,各路神仙、妖怪等其他的人物都称为配角。一个小说的成功取决于故事的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主角的塑造也要依靠配角的衬托。《西游记》并没有犯大多数神话犯的错误——完美。《西游记》里并没有哪一个人物完美无缺,配角只不过缺点暴露的更明显些罢了,猪八戒的好吃懒做,沙僧的老实没心眼,妖怪们的贪婪以及神仙们的庸笨……这一切的一切却成了小说中的必须,没有了他们,孙悟空的英雄从何而来?没有了他们,唐僧的善良又怎么表现?如果没有了配角整个小说便如同鸡肋一样索然无味……这一路分析下去,才发现这各个人物是缺一不可的,这一切组合在一起是那么的恰当,正好构成了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妙,妙不可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初二的中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此时再读《西游记》,发现了其中更多的精华:孙悟空的智勇,唐僧的善良,猪八戒的缺点虽多但心眼却不坏,再想想沙僧的老实又何尝不是优点呢?《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真是教给了我太多的东西,而这些都是以后的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它令我善良宽容,嫉恶如仇;令我面对困难时努力想办法去战胜,而不是逃避;更多的是,使自己摘下了完美主义的眼镜,理解了“缺点产生美”的观点——我不会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一遇挫折便哀声不绝,也不会一发现别人的缺点便对此人厌恶,因为我从《西游记》中体会到了缺憾也可以产生美,人无完人,不是吗?我要感谢吴承恩先生。是他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虽充满曲折与艰辛但结局依旧圆满地梦。假如没有他……
第3个回答  2021-12-25
共遇到65个妖怪,分别是: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灵感大王、独角兕大王、混世魔王、寅将军、白衣秀士、如意真仙、蝎子精、六耳猕猴、铁扇公主、牛魔王、万圣龙王、九头驸马、赤身鬼、劲节十八公。
虎先锋、黄风怪、白骨精、黄袍怪、熊山君、特处士、玉面公主、奔波儿灞、灞波儿奔、黑风怪、凌虚子、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压龙大仙、狐阿七大王、狮魔王、红孩儿、鼍龙怪。
猱狮、雪狮、狻猊、白泽、伏狸、抟象、九灵元圣、金鼻白毛老鼠精、南山大王、黄狮精、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玉兔精。
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杏仙、黄眉大王、赤鳞大蟒(蟒蛇精)、有来有去、赛太岁、蜘蛛精、百眼魔君、小钻风、青毛狮王、黄牙象王、金翅大鹏雕、国后、白鹿精(国丈)。
第4个回答  2012-05-29
好多,白骨精,蛇精,鱼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