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管理者素质

如题所述

管理者素质就是管理者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或特征。

优秀管理者素质细化的96条
一、基本精神
1.凡事合理化为目标
2.敬业乐业的精神
3.有品质观念与数字观念 优秀管理者素质细化的96条
4.善于时间管理,有时间观念
5.追根究底,卓越精神,好还要更好
6.整体规划,成本效益,人性管理,ABC原则
7.认同公司经营理念,正确的抱负、理想和方向
8.从基础做起,不怕吃苦,不好高骛远
9.为人所不能为、不愿为,而做得好
10.要问我能获得多少之前,先问我能替公司做什么
11.待遇是工作绩效的副产品:一流人才创造一流利润,一流利润才有一流待遇
12.积极主动的态度
13.忠诚度与责任感
14.做人、做事有原则有重点
15.就业要有作为,职务不分贵贱
16.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二、关于工作方面
17.认清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18.做好自主管理、检查
19.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
20.职务工时分析,人员合理化
21.有创新与突破
22.有主见与果断力
23.尽量吸收工作新知识新方法
24.尽量使用作业电脑化
25.全心投入,尽心尽力工作
26.做好P-D-C-A管理循环工作
27.彻底执行进度控制,保证在限期内完成工作
28.做好5S整理整顿管理
29.工具齐备,保养妥善
30.公正合理的工作分配
31.随时检查工作绩效
32.重视数据,善于统计分析
33.注重安全与保密
34.尽可能尊重部下的建议
35.研究如何改进工作
36.必须具备工作上所需的知识
37.周密计划
38.审慎检讨、采取改善行动

三、关于上司方面

39.尽力更正上司得当误解
40.上司所发命令或政策,如有不明了之处应请示明白
41.对公司及上司有信心
42.贯彻上司的命令
43.不烦扰上司
44.凡亲身解决的问题,应向上司报告
45.有备无患,随时掌握状况
46.不在背后批评公司与上司
47.对本单位工作负全责不作任何解释
48.必要请示上司的问题须尽速呈报商讨
49.定期报告工作经过及结果

四、关于同事方面
50.互相合作协助
51.不侵犯他单位之职务
52.成功有效的会议主持
53.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
54.互相交换知识见解
55.与他单位取得密切联系与协调
56.均衡适当的组织能力
57.对同事诚心与热心
58.了解同时的工作职务
59.必要时可以代理处理其职务
60.接受同事的批评建议

五、关于部属方面

61.激励部属工作的责任
62.培养团体协力精神与士气
63.不要吝于说鼓励、赞许慰劳人的话
64.维持纪律
65.接受部署个人问题的请教与商谈,并协助解决
66.公平对待部属
67.奖励部属、培养正确嗜好与娱乐
68.命令与指示应恳切、明了
69.让部属了解工作方针及目的
70.奖励并实施部属之提案改善
71培养各人的长处,运用他的短处
72.尽避免处罚、责骂
73.教育训练部署
74.培养职务代理人
75.有关部属的事尽量告诉部属
76明确指示各人的职务
77.选才、育才、用才、留才
78.关心部属、了解部属
79.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依个人能力分配工作

六、本身应如何自处

80.摒弃优越感与虚荣心
81.建立并维护良好形象
82.运用幽默感,能言善道
83.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84.成功而不自满
85.监督者须负全部责任
86.不说下属的坏话
87.不可阴谋行事,投机取巧
88.经常保持情感的平静
89.清楚自卑感
90.勿做轻诺与轻浮
91.自我健康管理,精力旺盛
92.择善固执但不执着,平常心
93.处处做模范,以身作则
94.对于本身缺点与短处应有所自觉并克服它
95.保持部下的面子不与争论
96.冷静而细心、从容不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3
管理者至少应具备以下十个方面的素质。
(一)责任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现代人才必备基本素质是责任心与爱国。这表明,一个普通的人缺失了责任感都将遭到舆论的谴责,一个既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又要对他人工作结果负责的管理者,其责任感就更不能缺失了。
有责任感就是要讲信用、守规则、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关心他人。具体判别可从一些小事去观察,例如,应聘者是否关心其家人,是否守时,是否能及时发现各方利益,是否在用人上主观性随意性太强,是否对离开的员工予以否定性评价等。一旦发现有这些缺陷,就应该努力去改变。
一个人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自己负责——立足现在,长远发展;对亲朋负责——认清责任、诚实守信;对社会负责——不危害社会,作对社会有用之人。
(二)紧迫感
紧迫感反映的是一个人是否具有适应时代变化的素质。这主要是考察管理者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是否能当机立断。
当今社会,知识和信息的变化异常迅速,一个管理者,只有顺应并紧跟这种变化,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三)成熟的独立人格
有些人在心理上有心智发育不全的表现,常背后议论他人的是非,还有的人凡事没有自己的主见,其决断主要取决于谁在其身旁,而别人对其决断产生怀疑时,又对后者的建议予以采纳。
对于管理者而言,需要充分调动下属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因此需要幽默乐观、积极进取、宽宏大度,能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这就是
成熟的独立人格。
(四)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看待奉献与索取关系的基本观点与态度的总和。一个管理者如何看待个人得失、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对集体的关爱,是否重视在企业和团队中建立理性而科学的价值观,将决定着企业是否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总是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组织的价值观,并引导组织成员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团结一致。
(五)放权
能否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合理放权,也是领导能力是否到位的标准。
事必躬亲,是不信任下属的表现,也不是管理者应有的行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任务将部分权力下放,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六)远见与自信
只见眼前,不计长远,可谓浮躁与短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当今市场竞争中,管理者必须具有做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的能力,也就是要关注环境变化、把握大局、高瞻远瞩,做出准确预测和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有远见实际上还是一种自信的表现。管理者要充满自信,一个自信心不足的管理者,是很难赢得下属的追随的。当然,自信不能自负,自负就会目中无人。
(七)自控
面对各种诱惑,管理者能否有效地自我控制,意味着能否使企业或团队正常生存发展。放任自己的情绪在工作场合蔓延,造成对周围员工的不良影响,是很不恰当的。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情、情绪、欲望,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才能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八)自我超越
如果抱残守缺不思进取,这样的组织只能孕育惰性十足的习性,因为谁也不愿意在一个成天彼此板着面孔的场合中工作。因此,管理者一定还要能够追求上进、推陈出新。
(九)自我认识与管理
如今,有许多管理者把自己的成功扩大化,认为自己是楷模,这属于自我认识上的不当。认识到成功的局限性,并对自我加以适当的管理,才是进一步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自我认识,不仅还要认识自己的优点,还要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样,才能与共事的组织成员取长补短。
(十)正直
人们可以学会对人进行管理的某些技巧,如主持会议或进行谈话的技巧,也可制定一些有助于培养人的方法。但是即使这些你都已经会了、已经说了或已经做了,为了培养人,管理人员还需要一种基本品质,这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有正直的品格。一个管理人员如果缺少这种品质,无论他多么善于与人处好关系,多么和蔼可亲,多么能干和有才华,他并不合适做一个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无法从别处获得但却必须具备的,不是天才,而是正直的品格。
只有正直的管理者才能培养正直的下属,正直是管理人员,乃至做人的基本品质。当然,正直不等于只讲原则而不讲灵活性。
第2个回答  2012-05-13
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一,独立,理性的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
二,高度的社会适应性
三,高度的敏感性与自我定向能力
四,对不明确情境的耐受性
五,抗拒压力与耐受挫折的能力
六,社会角色意识
七,沟通能力
八,高度创造力
九,持续发展倾向
十,高的文化,道德修养
十一,善于竞争与合作
十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十三,具备清晰明确的头脑
十四,要能对局面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十五,要有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十六,要能够分析出面谈者话中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把握主要问题
十七,态度诚恳,待人有礼
十八,要有足够强的亲和力简单的说就是和蔼可亲 公正无私 善于倾听 较强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第3个回答  2012-05-13
一,独立,理性的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
二,高度的敏感性与自我定向能力

三,抗拒压力与耐受挫折的能力

四,对不明确情境的耐受性
五,沟通能力

六,高度创造力

七,高的文化,道德修养

八,善于竞争与合作

九,专业知识和技能

十,具备清晰明确的头脑

十一,要能对局面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十二,要有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十三,要能够分析出面谈者话中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把握主要问题

十四, 态度诚恳,待人有礼

十五,要有足够强的亲和力简单的说就是和蔼可亲 公正无私 善于倾听 较强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第4个回答  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