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17
寓言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基本解释

1. [fable;allegory;parable]
2. 有所隐含的语言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详细解释

1. 有所寄托的话。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 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 指托辞以寓意。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元祐 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 希腊 《伊索寓言》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04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一方面引用人们已经创作出来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断创作新的寓言,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这样,大量的寓言便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1. 有所寄托的话。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 指托辞以寓意。   宋代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元祐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代 王琼《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国的《古代寓言故事》等。
第3个回答  2012-05-25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一方面引用人们已经创作出来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断创作新的寓言,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这样,大量的寓言便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1. 有所寄托的话。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 指托辞以寓意。   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元祐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 王琼《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希腊《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
第4个回答  2012-05-17
寓言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基本解释)
1. [fable;allegory;parable]
2. 有所隐含的语言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详细解释

1. 有所寄托的话。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 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 指托辞以寓意。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元祐 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如:伊索寓言
第5个回答  2020-01-17

什么是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