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老子不是叫李耳吗,那为什么后人不叫他“李子”而叫他“老子”呢?

如题所述

1.据说老子生下来他的父母一看,不仅耳朵大,而且好奇怪,他的眉毛是白的,他已经有胡须,也是白的,你看看生出来的儿子,眉毛是白的,还有胡须是白的,所以叫老子了。
2.《史记正义》当中,他就有浪漫的说法,李母怀胎八十一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很浪漫。老子的妈妈怀胎了,怀得好大很大,怀胎了多少,八十一年。这个婴儿在他的腹中八十一年,那天快要生了,他妈妈就来到李树下,八十一年的孩子怎么生法呢?她就割开自己的左腋,小孩子哇哇地生下来,你看看这不叫老子吗?
3秦汉时代,有黄老道一派,崇尚无为,尊黄帝和老子。东汉初,楚王英喜黄老之说,但还未立祠祭祀。到了桓帝时开始为老子立祠,并以郊天乐祀之。从此,老子便成了神,并同天神有了相同的地位。  道教建立以后,又有对老子的进一步神化。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就说:老子身长九尺,黄色,鸟喙,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颜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迭之冠,持锋铤之剑,等等。完全是一幅怪异的形相,而且把老子称“老君”。其上述的形相就是所谓“老君真形”。
  汉代以后,有的认为老子是楚相县人,曾为周守藏史,孔子曾学礼于老子,后来道成化身,蝉蜕度世。从此,老子数易姓名,无世不出。传说他在黄帝时号广成子,周文王时号燮邑子,武王时号育成子,康王时号郭叔子。汉初为黄石公,文帝时号河上公,等等。后世有《老子八十一化图》,记述老子历代变化的形象。其实对于老子的这种神化,不过是道教借老子未追述其源流,神化其教而已。
  到了晋代,对于老子的来历也有了进一步神化。《神仙传》中说,他是楚国苦县曲仁里人,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怀之七十二年才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由于生下来头发都是白的,于是称为老子。又因其母生之于李树下,并且生而能言,指树为姓,于是姓李。道教奉老子为帝君,老子也就被尊称为老君。
  老子的神化过程,正是从学派的传人到教派的祖师的过程,也就是道教的形成、发展和以后逐渐趋于统一的过程。老子的从虚到实,从人到神,从太上老君到太上玄无皇帝,老子这些变化正是道教发展的缩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7
您好,因为先秦典籍中没有提及“李耳”,此二字或由“老聃”二字转出亦有可能。“耳”与“聃”字义相应。“老”和“李”古音同,“李”姓或由“老”姓转出,如荀卿转为孙卿。老子即老聃或许是可以确认的,如《庄子》书中时常一段话前称老聃,后称老子的,见于《天运》篇,《庚桑楚》篇等。
老和李在先秦时期读音是相同的,且李姓是由老姓转变而来的,所以称老子。
望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27
笔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