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剪梅》与《如梦令》表达的情感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一剪梅》中的“闲愁”实质是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相思是主要的,愁是次要的。女词人相思而不得相见,于是产生了“愁”。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笃,家庭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仰慕钟情,所以两人一旦离别,两地相思。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发她那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不同于她的《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写她乘舟尽兴游玩,不仅归舟晚,还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欢愉之情,而是极写她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是因为相思而愁,借泛舟以排遣愁闷和相思之苦。然而这不过像“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不仅无法消除,反更显怅惘和忧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这样写,不言情而情自见,在月光照满楼的美好夜晚,她多么希望收到丈夫的书信!“家书抵万金”,虽不能见到朝思暮想的丈夫,但能收到丈夫的书信,也是幸福的。
  同时,“月满西楼”和白居易的《长相思》的“月明人倚楼”含义相似,都是写月下思妇凭栏望远的。但李词着一“西”字,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表明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花自飘零水自流”,落花无意,流水无情,它们怎解女词人思念与离别的愁绪。“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同时由己及夫,设想丈夫同样思念不已,忧愁之极。这样眼前——远方、自己——他人均沉浸在浓浓的愁思之中。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描述自己不仅不能排遣相思之苦,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才”“却”的使用,真切的表达了女词人挥之不去的相思之情和无可消除的愁苦。“眉头”“心头”表明词人从外到内都沉浸在无尽的相思中。由此可见,《一剪梅》表达了绵绵的相思,脉脉的愁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2
《一剪梅》表达了绵绵的相思,脉脉的愁绪。《如梦令》写她思夫之苦
第2个回答  2013-11-23
《如梦令》属于李清照前期的词,词的风格,感情都较为积极;而《一剪梅》属于李清照后期的词,是在她经历了国破家亡之后写下的,整首词都表达的是她一种哀愁,悲痛的感情
第3个回答  2013-11-23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为李清照年轻时所作,表达的是女子的小家情愁,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而一剪梅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第4个回答  2013-11-23
一剪梅婉转清幽表达的是一种缠绵幽怨;如梦令直率豪放,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