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简介

如题所述

他在4岁开始学习音乐
他在7岁登台演出
他在11岁就开始作曲12岁就于戏院乐队担当成员,并写了著名的《葬歌》
他在12岁任宫廷首席大提琴手
他在13岁成为大风琴手
他在19岁于波恩大学旁听哲学,开始接触资产阶级启蒙教育
但在28岁时听力开始减弱
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
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钢琴作品,开始创作生涯
老年双耳已经失聪,但并未辍笔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梅赫伦。自幼学习音乐,在其父的严格训练下,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大学旁听哲学,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1792年,定居维也纳,经过海顿的指引,艺术上进步飞快,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九部,歌剧《费黛里奥》,戏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c小调钢琴奏鸣曲)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其中以贝多芬为蓝本的为《约翰·克里斯朵夫》。[1]
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民主、平等、博爱的理想。

贝多芬(9张)
从1796至1800年,整整4年,贝多芬的耳鸣日夜作响,这是耳聋的前兆。贝多芬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老年耳朵失聪。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月光奏鸣曲》、《C小调第5交响曲》等。
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1805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黛里奥》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了。[2]
贝多芬一生坎坷。因为听力的问题,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民主、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2
3主要作品编辑
伟大的作曲家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100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管弦乐几十首:交响曲9部;《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爱格蒙特》等序曲;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田园、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小提琴奏鸣曲10首(包括《春天》《克莱采》);钢琴三重奏12首;以及七重奏等各类室内乐共70余部;歌剧1部《弗黛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歌曲等许多作品。
4伟人故事编辑
童年对比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名字中的“范”(van)并非德语中

的“von”(冯),不代表任何贵族封号,而是用来显示其家乡。贝多芬的父亲约翰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在科隆选帝侯宫廷内当一位乐队长。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倍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17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个孩子中的第2个,因长兄夭亡,贝多芬成了长子。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庭和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还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但是当小贝多芬4岁生日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钢琴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会责罚他。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一直喝到半夜,然后回家把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父亲谎报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母亲则体弱多病,这是日后作为长子的贝多芬必须挑起家庭重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此,贝多芬爱母亲远胜于父亲。贝多芬可能在5岁时患有中耳炎,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这可能为其日后的耳疾埋下祸根。[4]
音乐神童
贝多芬的母亲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这种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从小就有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音乐神童的愿望,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他打骂贝多芬,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练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的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仅仅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由于约翰的音乐教育缺乏系统性,所以有同行说服了约翰,让贝多芬另请高明以进一步发掘其潜能。1781年(一说1782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另外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这些新老师的努力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5]
跟随大师学艺
十二岁时,他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担任了风琴师尼福(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

年轻的贝多芬肖像
始正式跟尼福学习音乐。尼福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尼福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尼福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后,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刚开始的时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让他演奏音乐,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
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列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达到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尔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

贝多芬(5张)
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地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贝多芬热爱练习钢琴,但是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贝多芬的心无时不充满热情,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不解风情的朱列塔·圭恰迪尔十分不理解贝多芬崇高的灵魂。[6]1803年朱列塔·圭恰迪尔与伽仑堡伯爵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贝多芬曾写下遗书。
创作交响曲
他从灰暗中顽强地走了出来,并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

贝多芬雕像(2张)
断的涌现,例如举世闻名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贝多芬创作活动非常的稳健。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顽强地创作《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7]
伟人辞世

贝多芬生前用过的最后一架钢琴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举行哀悼,有两万多名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27)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他患了肝脏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非常隆重,有两万多人自动跟随灵柩出殡,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里。而一年之后,舒伯特去世,按照其遗愿葬于贝多芬墓旁。
历史评价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崇高加以概括。正如他的英雄史诗般的交响曲创作,反映了那个革命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贝多芬的音乐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肯定。他的作品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直到如今也依旧使人们感到庄严、神圣和鼓舞。[8]


5性格编辑

门德尔松曾经将贝多芬的一份手稿在众人面前展示。在这张稿纸上,有一处改了又改,竟贴上了十二层小纸片。门德尔松将这些小纸片一一揭开,发现最里面的那个音符(即最初的构想)竟然与最外面的那个音符(第十二次改写的)完全一样。想当初,我国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为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煞费苦心,也曾设想过几十种方案才最终定稿。正是由于古今中外的杰出艺术家们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才使后人欣赏到如此动人的艺术精品。作曲对于贝多芬而言,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他写作歌剧《费德里奥》时,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后拟定过十种开头。人们熟悉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动机,也曾在他的草稿中找到过十几种不同的构想。贝多芬常常揣着笔记本,在散步时也从不忘记将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

14逝世死因编辑
《第九交响曲》之后的1825/26两年,贝多芬集中精力创作弦乐四重奏,完成了12到16号5首作品,还有一部大赋格,而其中的最后一首弦乐四重奏Op.135,是贝多芬的遗作。但可惜天不予寿,1826年贝多芬在跟兄弟争吵后回家,在路上他着凉了。1826年12月他带着侄子去格内森道夫旅行,希望身体好转。可惜旅行下来,他得到的却是肺炎。后来加上慢性肝肠的疾病,又惊闻侄子试图自杀的消息,使得他的健康迅速恶化。虽然如此,他想自己还是能再写一些音乐的,他说:“我只希望自己能给这个世界一些美好的音乐,然后了结尘世上的事。”
贝多芬在1827年1月3日立下遗嘱,3月份健康明显恶化。这一年他为肝硬化动了4次手术。在他卧床之前,医生安德雷阿斯·瓦乌希给了他75瓶药。虽然后世并不知道药方是什么,但辛德勒说到,正是瓦乌希“用药物摧残贝多芬”,而贝多芬也对医生失去信心。当时一位德国指挥家费迪南·希勒,年方15岁,去看访弥留之际的贝多芬。他说道,3月20日时贝多芬曾说:“我想我得准备上去了。”
1827年3月26日17:45贝多芬逝世。费迪南·希勒在贝多芬头上取下一缕头发。葬礼于29日举行。对贝多芬早逝的原因,众说纷纭。当时的医生下结论,死因是肝硬化。而贝多芬的头发则成了了解其死因的重要线索。这缕头发一直由希勒家族保存到20世纪。到了1943年,丹麦医生凯·亚历山大·弗莱明医治躲避纳粹的犹太人,他的病人以头发为诊金,因而头发易手。
洛杉矶的精神化学公司为贝多芬的头发作过放射—免疫测试,以确定贝多芬在最后几个月内是否服用过止痛剂,如阿片制剂。但是测试结果为阳性,即是这些样本不含吗啡之类的鸦片。
伊利诺伊州的HRI & Pfeiffer研究中心威廉·瓦施博士为贝多芬遗留下来的头发进行金属化验,结果显示,发中铅含量很高。虽然这一发现对梅毒致死的推测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当今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当时工业污染了多瑙河的鱼,而贝多芬又很喜欢吃这里的鱼,因此鱼体内的铅在其身上沉积。贝多芬性格方面狂躁,生理方面受慢性腹泻和腹痛的折磨,甚至使其死亡,都可能是由铅引起的。
1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03
贝多芬是得逞vrghy5额天花板
第2个回答  2019-11-24
第3个回答  2020-01-30
第4个回答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