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2-22
任何思想都应结合当时的时空背景去理解,方能解析透彻。
何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刑指的是不敬人之罪,礼指的是不敬天之罪。大夫指的是战国时最小的封建领主,他们都有可世袭的封地和私军。庶人指的是礼制之下的平民。
刑不上大夫。说的是民事之罪不加与封建领主!领主只对天和天子负责,遵从礼制,平民的罪是管束不到封建领主的。这个思想实际上是特权思想!不过会形成这个思想最大的原因不是分权与特权,而是安定。现代也有议员和人民代表不受刑法之罪的制度,目的就在于保护他们不受欲加之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哪怕不加以莫须有的罪名,民事之罪挖坑设计陷害还是很容易的,封建领主若人人自危,那么封地私军就会成患!天下就会军阀割据天下分裂。
礼不下庶人。说的是敬天的礼法之罪不加于平民!周天下以祭祀的礼制为天子与政府的合法性的根源,故违反礼制是大罪。但平民违反礼制却可以不受罪!意思是遵守礼制是特权阶级的义务,平民并没有享有特权,自然也不应该被要求遵从过多的义务。这实际上是一种公平思想。
第2个回答  2019-03-04
刑不上大夫,就好比人大代表一样地方小官无权审判他只能上报中央由中央定夺。在古代要上报朝廷由皇帝,和大臣在朝堂定夺,礼不下庶人,长辈是不用给晚辈送礼,和问候的,下级官员给上级官员送礼。小辈见到长辈要行礼庶也就是说比你低级的人只有他送你礼的份要对你尊敬,比你低级人送礼,尊敬没有必要。
第3个回答  2021-06-11
《礼记•曲礼》中“刑不上大夫”,常被解读成统治者的特权。若如此,《史记•商君列传》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又怎么解释?“刑不上大夫”显然被误解了。东汉郑玄对此释为:刑不上大夫,即“刑不尊大夫,不论愚贤者犯法…都应在有司惩处。”上:通“尚”,尊崇,如《左传》“楚人上左”,即楚人崇尚左。故“刑不上大夫”即刑法不尊崇大夫,亦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礼不下庶人”又该如何讲?刑不上大夫,意思是大夫犯了法,不使用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的刑罚,如弃市等,一般秘密进行,为的是维护官员的体面。[那么“礼不下庶人”什么意思呢?《汉语大词典》:“礼不下达庶人。谓对庶人不必责求完礼。”
第4个回答  2019-06-19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什么意思?
就是先秦周朝封建专制农奴制度的典型说法,农奴主有特权,谓之世袭贵族,掌握生产资料\农奴人身自由,广大封建农奴连人身自由也没有。春秋战国主要就是新兴地主阶级与世袭封建专制农奴主们的斗争,孔子言论当属此列,谓之历史资料而非真理,譬如证据。
孔子人生观、世界观。(孔子原话)
● 对于中华文明大发展的春秋时代。子曰:礼坏乐崩
● 对于奴隶主姬妾成群造成内斗,甚至害人。子曰:鱼贯而入
● 对于生活工作态度,即为人处世,对大众的态度。子曰:唯女子小人难养也
● 对于高度专业属性,例如科学。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同时代,已经有“镀铬不锈技术”了,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好几把都是“镀铬不锈技术”。秦始皇时代普及。为什么孔子没有感谢奴隶呢?但是秦国“社会化”改革消灭了封建专制农奴制度,解放了广大农奴,孟子看了秦国的“社会化”改革谓之震惊,说到,君为轻,民为重。其实这些普通文化人没有硬骨头,说说嘴而已,例如孔子也就是发发牢骚,唯女子小人难养也!怎么解决问题呢?连生死都不知道,鼓吹生死,然无能面对。孔子前后道家老祖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孔子稍后伟大“社会化”改革家商鞅为万代子孙一切众生如来故牺牲自我无怨无悔,真实不虚,非常伟大,无惧生死。如果没有商鞅“社会化”改革形成先进中华文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哪里有广泛传播的孔子言论,甚至连语言文字也不统一,例如现在欧洲还在为“统一”苦苦挣扎,所以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真正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前人\科学文明老祖先,而非继续描画孔子言论譬如画皮,毫无意义,此地无银三百两。
第5个回答  2021-10-12
它体现的是西周宗法体制下的等级特权制度,也是法律的重要原则。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庶人“遽于事而不备于物”,即忙于生产劳动,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贵族的礼仪行事,礼也主要不是为他们设立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庶人可以不受礼的约束,任何越礼的行为都要受到惩罚,对庶人更是如此。
所谓“刑不上大夫”,首先是指刑罚的目的主要不是针对贵族,而是防范和制裁庶人;其次是指贵族犯罪在适用刑罚上可以享有减免特权,一般犯罪能够获得宽宥。贵族若有严 重犯罪,一般不适用肉刑; 也可被放逐乃至赐死,但处死不在市朝行刑,以体现贵族“可杀不可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