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公开课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作用一:有助于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和了解。上公开课气氛比较活跃,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老师上课也更自在更能够拓展一些生活层面的哲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作用二:有助于提升老师的知名度。考虑的上公开课的老师,比如讲座性质的,可能会全校各个年级的同学都来参加,有助于让不同学院的学生知道该老师,提升老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用三:有助于进行学校的会议精神宣传。在公开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比如做游戏,把学校的会议精神内容轻松自然的传达到每个同学。学生方面,也比较容易接受。
作用四:有助于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公开课本身与专业科目相比,难度更小,上课形式可以更多样化,在比如书法课程、党的宣传教育课程中,公开课可以通过播放影片、现场指导、演讲等方式进行表达,让全班级的学员合作互动起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8
公开课作用如下。

课程意义: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
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推进,教育界不仅努力更新指令型课程中已经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在积极反思着长期沿袭的不乏泡沫的教研方式。诸如对教案编制、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及其流程发出了“伪教研”等令人深思的尖锐批评,特别对五花八门、精心包装的所谓“公开课”提出了强烈的质疑。毫无疑问,以一种理性的心态研究公开课的是是非非,特别是对于高中新课程的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也有人这样看教师的公开课:既不是汇报课,也不是观摩课。即使是汇报课或者观摩课,也应该是教师授课水平的真实展示,而不应该是仅仅展示老师好的一方面,而把问题掩藏起来。掩藏问题的公开课是表演,是作秀,是糊弄人的把戏,不是教学。老师们真正是想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那么他们应该把公开课当成是一种发现问题,集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公开课定义:
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活动。公开课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还有领导及其他老师参加,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好时机。公开课同时也面向企业,是多个企业共同参加共同探讨同一主题的课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dneZdRNB06vR7ObqCpqbY8F4X3hH0DaKDIelDpewAhVYcpDoDtImxyXbVCxJMHaHw7WushAuU5j8QwhmK8d8U14Fk6EEqhXwOJTEsn5PlRlbDUzUvgQVF9dBuEIXVnj
第2个回答  2015-10-22
公开课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起的。现在欧美名校都加入的制作公开的浪潮。就我们看到的课程来说,欧美仅仅是课堂教育就比中国的大学教育优秀很多。所以,国家教育部看了脸上有点挂不住,所以就开始组织发起同样的运动。所以,悲剧的是,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中国公开课只是完成政府的任务。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有些人受到启发,开始自己制作公开课程,(像方舟子,想陈佩斯。。)有收费的,也有免费的。

至于目的:有三。
1,完成教育部的任务。当然教育部对于上公开课的老师教授会给与奖励。
2,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但愿如此)
3,名利。因为如果某个大学的教授上了网易公开课,那么他评职称的时候就容易很多。

所以你看出来了,中国的公开课有点变味。就目的上,中国公开课不像斯坦福那样高尚。就课程内容上中:斯坦福的绝大部分受欢迎的课程都有公开课,只是有的字幕组是有选择的翻译;而中国的大学课程是提前安排好的,而不是按照平时真正上课的样子拍摄的。

我不是崇洋媚外,只是我看的比较多,就能感觉出来。而且即便不看你也一定能推理到的,国情嘛。
第3个回答  2015-10-22
1,完成教育部的任务。当然教育部对于上公开课的老师教授会给与奖励。
2,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但愿如此)
3,名利。比如某个大学的教授上了网易公开课,那么他评职称的时候就容易很多。
第4个回答  2015-10-22
对学生没有什么用,对老师有用,领导就是靠公开课来确定老师的水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