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原阳县县志

如题所述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地区,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土系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于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县辖14个乡,3个镇,一个农牧场,总人口68万,区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原阳,积垫了丰厚的文化,哺育了杰出人才,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改革开放以来,乘天时、地利的东风,又孕育了令人烁目的诸多优势。
中文名称:原阳县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华中下辖地区:城关镇,原武镇,师寨镇,齐街镇政府驻地:城关镇电话区号:0373邮政区码:453500地理位置: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面积:133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著名景点:张良刺秦古遗址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目录原阳县
区位优势
交通优势
电力优势
水资源优势
劳动力优势
生态优势
产业优势 原阳大米
行政区划
历史名人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农业
工业 社会事业 展开 原阳县
区位优势
交通优势
电力优势
水资源优势
劳动力优势
生态优势
产业优势 原阳大米
行政区划
历史名人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农业
工业 社会事业 展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03
百度百科里有哇~我给你摘一段吧

原阳县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地区,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土系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于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县辖14个乡,3个镇,一个农牧场,总人口68万,区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原阳,积垫了丰厚的文化,哺育了杰出人才,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改革开放以来,乘天时、地利的东风,又孕育了令人烁目的诸多优势。

原阳大米

最值得原阳人民骄傲的,当属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的原阳大米。原阳大米是种在了经过黄河水淤平改良后的土地上,并经过了有机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黄河水的浇灌,在加上该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从而造就了原阳大米的一流品质。有趣的是,该县盐碱地又赋予了大米先天的碱性,使原阳大米煮饭时不需加碱就香味十足。所产大米独具特色,米质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适口性强,经国家权威部门化验对比,原阳大米的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国际有名的泰国香米。

历史名人

  1.张良,字子房,被封留侯, 韩国后裔,其父、祖父均为韩国丞相。前218年秦国灭韩后,他深怀家仇国恨,趁秦始皇东巡至阳武博浪沙(县城东南隅)时,伏道刺秦王,误中副车,“铁椎飞出,副车粉碎”。秦始皇大惊失色逐下令“天下大索十日”,张良藏匿于原阳齐街一村中,后人将该村改名留后村。刺秦后,他苦读兵法,终于成为刘邦重要谋士。唐代诗人胡曾云:“一击车中胆气高,祖龙社稷已惊摇”。周恩来总理1914年也有“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的著名诗句。

  2.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前257年,秦围赵都,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以解郸邯之围,毛遂自告奋勇要随平原君赴楚,平原君因平时未听说过毛遂其人,不愿带其前往,毛遂极力说服,才勉强得到平原君允诺。在与楚王谈判过程中,他机智勇敢凭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楚王与赵歃血为盟,发兵救赵。事后平原君慨叹道:“毛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不敢再失去这样的人才了”。毛遂故里在原阳县城西12公里的师寨镇路庄村,这里有自荐亭和十余通石刻,记载着毛遂自荐的动人故事。

  3.张苍,旧阳武人,秦时为御史,汉初为相,封北平侯,曾任丞相十年,主持改定历法,校正了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4.周勃,原武人,西汉丞相,封绛侯,身为武将,英勇无比,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战功。但他“重厚少文”,虽官居高位,却生活简朴,为人忠厚,不重修饰。后与陈平合谋,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汉文帝,刘邦评价他:“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5.周亚夫,周勃次子,西汉丞相,封条侯,原武镇人。前158年,匈奴侵汉,汉文帝派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文帝一行曾到其军营犒劳兵士,却被威风凛凛的士兵阻于营外,守兵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令。”文帝使者出示皇符后方得入内。守兵又对皇帝随从说:“将军有令,军中不能策马奔跑”,文帝只好松缰缓行。到了大帐,亚夫手持兵器对皇帝作揖:“身有盔甲的武士不能躯体行跪拜之礼,请允许我以军中礼节参见陛下”。文帝走后说:“此真将军矣”。国防部长张爱萍1986年为亚夫故里题词:“治军严明,一统大业”。

  6.陈平,原阳阳阿乡人,从陈涉起义而步入戎马生涯,先投项羽,后投刘邦。他足智多谋,曾为高祖刘邦“六出奇计”,其中计除范增被后世广为传播。史载,前204年,楚军在荥阳围攻汉王,汉王向项羽请求议和,但项羽亚父范增却力主攻打荥阳。正此时,项羽使者到汉王营中,陈平置盛大宴席,但一见楚使却假装惊讶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王的使者”。逐命撤掉酒宴,改用粗饭让楚使吃。楚使回禀项羽,项羽对范增产生猜疑,不采用他速攻荥阳主张。范增一怒而走,后因背生毒疮而死。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1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