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象形文字怎么写

如题所述

鱼的象形文字如下:

é±¼[ yú ] 

基本解释

1、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 ï¼šé±¼è™¾ã€‚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

2、姓。

造字本义:名词,有鳍、鳃和流线体型的冷血水生脊椎动物。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凡鱼之属皆从鱼。

白话版《说文解字》:鱼,水中生物。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所有与鱼相关的字,都采用“鱼”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鱼松[yú sōng] 

用鱼类的肉加工制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也叫鱼肉松。

2、鱼唇[yú chún] 

海味,用鲨鱼的唇加工而成。

3、沙鱼[shā yú] 

即鲨鱼。又名鲛。

4、鱼子[yú zǐ] 

鱼的卵:鱼子酱。

5、鱼刺[yú cì] 

鱼的细而尖的骨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4

鱼的象形文字如下图:

1、金文

2、甲骨文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早期象形文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译。后来随着罗塞塔石碑的出土,今天的我们才得以辩认这种文字。

由于象形文字复杂与学习难度高的固有属性,在大部分地区渐渐被更容易学习和初步掌握的拼音文字取代。(但拼音文字由于地域性及历史性的口音差别,其传承难度反而更大)。

扩展资料:

各国(地区)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都是从原始的图画发展而来,古埃及的原始岩画虽然没有欧洲岩画古老,但却比大洋洲岩画流传得长久,时间在一万年以上,是世界上岩画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根据风格艺术、石垢的色泽、所表现的动物种类、服饰及武器等差别,可分为四期:

(1)古代水牛时期(约公元前9000一前3500年)。

(2)牧养公牛时期(约公元前3500一前1500年)。

(3)马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2世纪)。

(4)骆驼时期(约始于2世纪)。非洲的撒哈拉岩画,位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边界不远的撒哈拉中部阿尔杰尔高原,是世界各国学者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史前艺术博物馆”。

古印度的象形文字同样来源于图画发展,主要分布于印度中部文迪亚山脉的丘陵地带。最古的岩画可追溯到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根据风格,印度岩画大致分为:自然主义的岩画,以描绘单独的野生动物为主,造型古朴写实。

风格化的岩画,开始从色块中提炼出线条,用简略粗重的线条勾勒人和动物的轮廓。或者是剪影式的平涂与粗线条的浅描并用。动物比较写实,人物则是图案化的,几何形的。折衷的岩画,多描绘骑马、骑象或步行和金属使用。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遗存之一,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北濒渤海、南抵苏皖、西进河南,始自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左右发展成山东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特征明显,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的风俗,这是中国东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习俗的发源地,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经济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已发现的许多刻划符号被认为是象形文字的前身。从后来出土的兽骨和陶器、石器上的图案可以判定,万年以前,中国就出现了半图象的图画、花纹符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象形文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象形文字

  简介: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译。后来经过法国人的译解,才辩认这种文字。中国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

鱼的象形文字:

(金文)

(甲骨文)

第3个回答  2012-07-01

见图

 

第4个回答  201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