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34年和35退休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工龄34年和35年退休时养老金是有差别的。
因为养老金=社平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养老金。按国家规定,目前事业单位的退休年龄仍然是男性60周岁、女性职工5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35年和40年会出现退休比例上的差别,因为缴纳了养老保险后,最主要就是缴费时长、个人账户累计额的区别;在职期间缴费基数等一致的情况下,40多年的工龄与35年的工龄相比,工龄长的养老金当然高于工龄短的。具体规定是:工龄满35年以上,发放退休前工资的90%;工龄30年以上35年以下,发放85%;20年到30年是80%;十年到20年是70%,十年以下是60%。但是这个工资仅仅指的是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是各种补贴,生活性津贴之类。总之,事业单位退休是很合算的。这时候的退休金不仅仅与每一个缴费年限有关,甚至每一个月缴费都有关系,都会影响退休金的高低。
工龄计算方法:
1、连续计算法。具体计算时间是从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算至离职之日这段时间,如果期间有工作调度的,也不中断计算;
2、合并计算法。如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用人单位调整等非主观原因中断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应当扣除中断的时间,把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即为工龄;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人可用此法计算,比如实际工作一年,按一年半进行工龄折算。
综上所述,工作年限对退休时间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然34年和35年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显著,但对个人的退休生活和福利待遇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研究。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八条
退休、退职工人本人,可以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工人退休的条件包括年满60周岁(男性)或年满50周岁(女性),并且连续工龄满10年;从事特殊工作的工人则可以在男满55岁、女满45岁的情况下退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也符合退休条件。退休后,家庭生活困难的工人可以安置其一名符合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对于农村退休工人,应优先安置在农村,并由所在生产队供应口粮。工作年限对退休福利和个人财务规划等方面产生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