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之乡纪念岳飞诗词锦集2

如题所述

乌有之乡纪念岳飞诗词锦集如下:

1、《西溪寨将官子弟》(宋):

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丹心似石凭谁诉,空自游魂遍九州。

2、《建康人》(宋):

强金扰扰我提兵,血战中原恨未平。大厦已斜支一木,岂期长脚误苍生。

3、《武昌军士》(宋):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武昌门外千株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以上几首诗是在岳飞遇害之时,南宋平民和下层军士冒死所作,在秦桧专权期间大兴文字狱的艰险背景下,这些为岳飞鸣冤的诗竟能留存后世,实为不易。

4、《吊岳飞》:胡铨(宋)

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石头城下听舆论,万姓颦眉亦可怜。

燕风过赵曰:诗人把岳飞比作楚汉相争时伐魏破赵、攻齐灭楚,最终被害于长安钟室的韩信,然而岳飞与韩信最大的不同是:为国尽忠,为民仗义,大公无私,所以更能得到人民的拥戴。

而作者胡铨本人就是一个爱国政治家、文学家,比岳飞大一岁,在任枢密院编修官时曾上书宋高宗,声明“义不与(秦)桧等共戴天”,要求处斩秦桧等人,否则自己就赴东海而死,于是被贬广州监管盐仓,后来又先后发配到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吉阳军(今海南省三亚市)。胡铨一生坚决站在主战派一边,反对议和,抗金爱国之心矢志不移。

5、《书愤》:陆游(宋)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五)燕风过赵曰:“剧盗曾从宗父命”指的是当金人南侵,北宋山河大片沦陷的时候,许多北方的农民起义军和民间武装听从爱国将领宗泽的指挥,为民族大义奋不顾身。“忠义民兵”这一称号就是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的,后来,在岳飞北伐的时候,“忠义民兵”给予了许多军事上和情报上的支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