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形

如题所述

从轻减轻处罚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认罪态度、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对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进行减轻或者免除的一种法定情形。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首情节:被告人自愿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刑事责任。自首的条件是:被告人主动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尚未被发现或者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证据。
2. 犯罪情节轻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小,可以减轻其刑事责任。例如,盗窃数额较小、故意伤害轻微等。
3. 犯罪时年龄较小:被告人在犯罪时未满18周岁,可以酌情减轻其刑事责任。
4. 犯罪时精神障碍:被告人在犯罪时患有精神障碍,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刑事责任。
5. 犯罪情节后悔:被告人在犯罪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减轻其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从轻减轻处罚是法定情形,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在刑事诉讼中,律师可以根据被告人的情况,提出从轻减轻处罚的请求,以减轻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十八条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