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请教一下炼铁和炼钢的主要技术指标,并作简要解释?

如题所述

炼铁是将金属铁从含铁矿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中提炼出来的工艺过程,主要有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离子法。从冶金学角度而言,炼铁即是铁生锈、逐步矿化的逆行为,简单的说,从含铁的化合物里把纯铁还原出来。实际生产中,纯粹的铁不常见。更多的是得到铁碳合金。其反应式为:
  Fe2O3+3CO==2Fe+3CO2(高温)
  Fe3O4+2CO==3Fe+2CO2(高温)
  C+O2==CO2(高温)
  C+CO2==2CO(高温)
炼铁是将铁矿石或烧结球团矿、锰矿石、石灰石和焦炭按一定比例予以混匀送至料仓,然后再送至高炉,从高炉下部吹入1000℃左右的热风,使焦炭燃烧产生大量的高温还原气体煤气,从而加热炉料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在1100℃左右铁矿石开始软化,1400℃熔化形成铁水与液体渣,分层存于炉缸。之后,进行出铁、出渣作业。
  炼铁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生产的产品与副产品的性质,以及生产的环境条件,给炼铁人员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职业危害。例如,在矿石与焦炭运输、装卸,破碎与筛分,烧结矿整粒与筛分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高炉炉前出铁场,设备、设施、管道布置密集,作业种类多,人员较集中,危险有害因素最为集中,如炉前作业的高温辐射,出铁、出渣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铁水、熔渣遇水会发生爆炸;开铁口机、起重机造成的伤害等;炼铁厂煤气泄漏可致人中毒,高炉煤气与空气混合可发生爆炸,其爆炸威力很大;喷吹烟煤粉可发生粉尘爆炸;另外,还有炼铁区的噪声,以及机具、车辆的伤害等。如此众多的危险因素,威胁着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炼钢是以生铁、废钢、造渣材料等为原料,通过加热熔化、造渣、脱磷、氧化脱碳与除气、还原脱氧脱硫、去除杂质生产钢的冶炼过程。
炼钢过程:
加料
  向电炉或转炉内加入铁水或废钢等原材料的操作,是炼钢操作的第一步。
造渣  :调整钢、铁生产中熔渣成分、碱度和粘度及其反应能力的操作。目的是通过渣——金属反应炼出具有所要求成分和温度的金属。例如氧气顶吹转炉造渣和吹氧操作是为了生成有足够流动性和碱度的熔渣,能够向金属液面中传递足够的氧,以便把硫、磷降到计划钢种的上限以下,并使吹氧时喷溅和溢渣的量减至最小。出渣
  炼钢时根据不同冶炼条件和目的在冶炼过程中所采取的放渣或扒渣操作。如用单渣法冶炼时,氧化末期须扒氧化渣;用双渣法造还原渣时,原来的氧化渣必须彻底放出,以防回磷等。
熔池搅拌
向金属熔池供应能量,使金属液和熔渣产生运动,以改善冶金反应的动力学条件。熔池搅拌可藉助于气体、机械、电磁感应等方法来实现。
脱磷
  减少钢液中含磷量的化学反应。磷是钢中有害杂质之一。含磷较多的钢,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使用时,容易脆裂,称为“冷脆”。钢中含碳越高,磷引起的脆性越严重。一般普通钢中规定含磷量不超过 0.045%,优质钢要求含磷更少。
电炉底吹
  :通过置于炉底的喷嘴将N2、Ar、CO2、CO、CH4、O2等气体根据工艺要求吹入炉内熔池以达到加速熔化,促进冶金反应过程的目的。采用底吹工艺可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改善脱磷、脱硫操作,提高钢中残锰量,提高金属和合金收得率。并能使钢水成分、温度更均匀,从而改善钢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熔化期
 :炼钢的熔化期主要是对平炉和电炉炼钢而言。电弧炉炼钢从通电开始到炉
料全部熔清为止、平炉炼钢从兑完铁水到炉料全部化完为止都称熔化期。熔化期的任务是尽快将炉料熔化及升温,并造好熔化期的炉渣。
氧化期和脱炭期
 :普通功率电弧炉炼钢的氧化期,通常指炉料溶清、取样分析到扒完氧化渣这一工艺阶段。也有认为是从吹氧或加矿脱碳开始的。氧化期的主要任务是氧化钢液中的碳、磷;去除气体及夹杂物;使钢液均匀加热升温。脱碳是氧化期的一项重要操作工艺。为了保证钢的纯净度,要求脱碳量大于0.2%左右。
精炼期
  :炼钢过程通过造渣和其他方法把对钢的质量有害的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经化学反应选入气相或排、浮入渣中,使之从钢液中排除的工艺操作期。
还原期
 :普通功率电弧炉炼钢操作中,通常把氧化末期扒渣完毕到出钢这段时间称为还原期。其主要任务是造还原渣进行扩散、脱氧、脱硫、控制化学成分和调整温度。目前高功率和超功率电弧炉炼钢操作已取消还原期。
炉外精炼
  :将炼钢炉(转炉、电炉等)中初炼过的钢液移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精炼的炼钢过程,也叫二次冶金。炼钢过程因此分为初炼和精炼两步进行。初炼:炉料在氧化性气氛的炉内进行熔化、脱磷、脱碳和主合金化。精炼:将初炼的钢液在真空、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氛的容器中进行脱气、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和进行成分微调等。将炼钢分两步进行的好处是:可提高钢的质量,缩短冶炼时间,简化工艺过程并降低生产成本。炉外精炼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常压下炉外精炼和真空下炉外精炼两类。按处理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钢包处理型炉外精炼及钢包精炼型炉外精炼等。
钢液搅拌
  :炉外精炼过程中对钢液进行的搅拌。它使钢液成分和温度均匀化,并能促进冶金反应。多数冶金反应过程是相界面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扩散速度是这些反应的限制性环节。钢液在静止状态下,其冶金反应速度很慢,如电炉中静止的钢液脱硫需30~60分钟;而在炉精炼中采取搅拌钢液的办法脱硫只需3~5分钟。钢液在静止状态下,夹杂物*上浮除去,排除速度较慢;搅拌钢液时,夹杂物的除去速度按指数规律递增,并与搅拌强度、类型和夹杂物的特性、浓度有关。
钢包喂丝
  :通过喂丝机向钢包内喂入用铁皮包裹的脱氧、脱硫及微调成分的粉剂,如Ca-Si粉、或直接喂入铝线、碳线等对钢水进行深脱硫、钙处理以及微调钢中碳和铝等成分的方法。
钢包处理
  :钢包处理型炉外精炼的简称。其特点是精炼时间短(约10~30分钟),精炼任务单一,没有补偿钢水温度降低的加热装置,工艺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它有钢水脱气、脱硫、成分控制和改变夹杂物形态等装置。如真空循环脱气法(RH、DH),钢包真空吹氩法(Gazid),钢包喷粉处理法(IJ、TN、SL)等均属此类。
钢包精炼
  :钢包精炼型炉外精炼的简称。其特点是比钢包处理的精炼时间长(约60~180分钟),具有多种精炼功能,有补偿钢水温度降低的加热装置,适于各类高合金钢和特殊性能钢种(如超纯钢种)的精炼。真空吹氧脱碳法(VOD)、真空电弧加热脱气法(VAD)、钢包精炼法(ASEA-SKF)、封闭式吹氩成分微调法(CAS)等,均属此类;与此类似的还有氩氧脱碳法(AOD)。
惰性气体处理
  :向钢液中吹入惰性气体Ar,这种气体本身不参与冶金反应,但从钢水中上升的每个小气泡都相当于一个“小真空室”(气泡中H2、N2、CO的分压接近于零),具有“气洗”作用。炉外精炼法生产不锈钢的原理,就是应用不同的CO分压下碳铬和温度之间的平衡关系。用惰性气体加氧进行精炼脱碳,可以降低碳氧反应中CO分压,在较低温度的条件下,碳含量降低而铬不被氧化。
预合金化
  :向钢液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其达到成品钢成分规格要求的操作过程称为合金化。多数情况下脱氧和合金化是同时进行的,加入钢中的脱氧剂一部分消耗于钢的脱氧,转化为脱氧产物排出;另一部则为钢水所吸收,起合金化作用。在脱氧操作未全部完成前,与脱氧剂同时加入的合金被钢水吸收所起到的合金化作用称为预合金化。
成分控制
  :保证成品钢成分全部符合标准要求的操作。成分控制贯穿于从配料到出钢的各个环节,但重点是合金化时对合金元素成分的控制。对优质钢往往要求把成分精确地控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一般在不影响钢性能的前提下,按中、下限控制。
增硅
  :吹炼终点时,钢液中含硅量极低。为达到各钢号对硅含量的要求,必须以合金料形式加入一定量的硅。它除了用作脱氧剂消耗部分外,还使钢液中的硅增加。增硅量要经过准确计算,不可超过吹炼钢种所允许的范围。
终点控制
  :氧气转炉炼钢吹炼终点(吹氧结束)时使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同时达到计划钢种出钢要求而进行的控制。终点控制有增碳法和拉碳法两种方法。
出钢
 :钢液的温度和成分达到所炼钢种的规定要求时将钢水放出的操作。出钢时要注意防止熔渣流入钢包。用于调整钢水温度、成分和脱氧用的添加剂在出钢过程中加入钢包或出钢流中也叫脱氧合金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4
炼钢:
单炉时间:上炉装料到下炉装料,吨钢氧耗:单炉供氧量/钢坯,吨钢电耗:单炉供电量/钢坯,吨钢灰耗:单炉石灰用量/钢坯,,,,,,,,,
第2个回答  2012-07-12
炼铁是从矿石连的,炼钢就是铁除杂的过程了。
第3个回答  2012-08-14
炼铁:利用系数、冶强、焦比、煤比、燃料比、入炉品位、休风率、热风温度、富氧率、球比、渣铁比、熟料比
炼钢: (1)钢产量为合格钢锭、合格连铸坯和铸造用合格钢水之和。在检验期内,检验量扣除同期发生的炼钢废品及加工后退废的炼钢废品即为合格钢锭(或连铸坯)产量。
(2)钢锭(或连铸坯)合格率=钢锭(连铸坯)检验合格量/钢锭(连铸坯)检验量+钢水废品量×100%
钢锭合格率从出钢开始考核。废品包括从出钢到浇注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跑、漏钢,但不包括汤道、中注管、注余及包底钢等合理损耗。由于低温或对钢水估错产生的短锭和混号钢锭(连铸坯)均计为废品。
(3)平炉日历利用系数=钢产量/炉底面积×(日历日数-大修日数),t/m2·d
平炉炉底面积(m2)是指平炉熔炼室炉门坎处水平面的面积。大修日数是指从出完钢,停止供燃料时起至修砌完毕后第一炉开始装料时止的全部时间。平炉大修作业指拆换整个炉子上部的砌砖,其中包括拆换部分或全部炉底砌砖和烧结层;清除沉渣室内的沉渣,部分或全部更换沉渣室的砖墙和拱顶;更换炉子上部的部分支柱和钢架;更换格子砖,并修理蓄热室的拱顶和砖墙;修理附属设备和控制测量仪器等。
(4)转炉日历利用系数=钢产量/公称吨位×日历天数t/t·d
式中转炉公称吨位指转炉的设计容量,实际使用时转炉吨位与设计容量常有差别,故此系数不够准确。
(5)电炉日历利用系数=钢产量/变压器容量×日历天数,t/MVA·d
式中电炉变压器容量指铭牌容量。对于经改造后的变压器则按测定容量计算。日历天数指报告期实际日历日数,不扣除大修时间。
(6)炼钢金属料消耗=入炉金属料质量/合格钢产量,kg/t
金属料包括各种含有金属的原材料,有生铁(包括铁水和生铁块)、废钢及直接还原铁、铁合金(脱氧剂、发热剂、合金化剂)、以及其他含铁原料(例如铁矿石、轧钢铁皮)中的含铁量。钢铁料消耗,只计算生铁和废钢的入炉量而不计算其他金属料。由于转炉是靠氧化生铁中的发热元素炼钢的,所以转炉的钢铁料消耗反映该转炉的冶炼工艺水平。
(7)电炉钢吨钢电耗=冶炼耗电量/合格钢产量,kw•h/t
(8)转炉吹损率=入炉金属料-出炉钢水量/入炉金属料×100%
吹损是指在转炉炼钢过程中喷溅和氧化损失掉的金属量。这一指标反映了转炉技术操作水平。
(9)日历作业率。指炼钢炉炼钢作业时间在日历工作时间中所占百分比。它反映设备利用状况。平炉日历作业率=炼钢作业时间/炉座数×日历时间×100%
(10)平炉炼炉率。指平炉炼炉时间(包括烧结炉底的时间及大于20min补炉的超出时间)占日历工作时间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平炉炼炉率=熔炉时间/日历时间-大修时间×100%
(11)平炉冷修率。指平炉冷修时间(含从平炉出完钢停止供燃料时起,至冷修完毕后第一炉钢开始装料时止的全部中、小修理时间)占日历工作时间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将平炉炼炉率式中的分子项换为冷修时间。
(12)平炉热修率。指平炉热修时间(即炉子在热状态下进行修理的时间)占日历工作时间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将平炉炼炉率式中的分子项换为热修时间。
(13)炼钢工序单位能耗。炼钢工序能耗包括从铁水(原料)进厂到钢锭(坯)出厂全部工艺过程所消耗的一次和二次能源。
炼钢工序单位能耗(每吨钢耗标准煤公斤数)=炼钢燃料+动力消耗量-转炉煤气等余热回收外供量消耗量/合格钢产量
1kg标准煤相当于发热量为29300kJ(7000kcal)的燃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