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有关我国春节的文化习俗,你喜欢哪一种习俗?从政史角度谈谈你如何看待

如题所述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部分政协委员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该提案指出,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员,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有目共睹的作用;法定这些节日为假日,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还有委员进一步指出,当前中国国力蒸蒸日上,但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加强。一些人崇尚西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而忽略中国传统美德,此令众多有识之士忧心如焚。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念却在现代人中逐渐淡漠,甚至延续千年的春节,人们也仿佛日渐难寻那种曾经的感觉,更何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文化气氛浓厚的传统节日了。可来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却大行其事。据此现象,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
记者:您对部分政协委员关于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提案,有何看法?
冯骥才:其实,春节、端午、中秋是中华民族三大主要的传统性文化节日;但现在我们只过春节。我认为,对于任何民族来讲,其传统节日均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与假日不同,假日是公民享受福利的日子,是法定的公民休息的权利,无特定文化内涵,如周六、周日。节日却不同,节日几乎无不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它有特殊的内容,仪式,活动方式,物品和民俗方式。而且节日有放假和不放假之分。如,春节、国庆节是放假的;清明、端午、三八妇女节等,均不放假。
任何国家的节日大体分为宗教性、政治性和文化性三大类型。
中国因非宗教国家,虽有宗教性的节日,但不是主要节日。我们有政治性的节日,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等;更有文化性的节日,即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在今年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中涉及的4个节日,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的清明节,是以祭祖和扫墓为主顺带踏青春游,既是对先人的怀念,也是对春天的美好体验。中华民族之所以5000年传承生生不息,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祖先的崇拜,这种崇拜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美好的孝道情感。端午节是因纪念屈原沿袭下来的,这个节日体现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中秋节寄托的是百姓对生活圆满、家族共存的美好愿望。重阳节表达的则是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戴。
这些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非常重要,重要之处在于可凝聚人与人的感情。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端午、清明均值万物复苏时期,人们可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重阳节逢秋高气爽时节,人们登高远望,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中秋时节,花好月圆,观花赏月……,均是人与自然的亲合,其中内涵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因此,我非常赞成这个提案。
记者:据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某些节日在文化内涵上有何不同?
冯骥才:西方国家的节日文化与我国的节日文化基本无大区别。西方的宗教节日比我们多,民俗节日大都也是人与自然相融相亲的。但流行西方的母亲节、情人节,在中国的过去是没有的,尽管中国的“重阳节”是关心老人的节日。在中国,人本的节日不多;倒是在我们一些少数民族中,有类似情人节的爱情节日。
记者:那么,您如何看待现代中国人热衷西方节日的现象呢?
冯骥才:那种特定时期出现的西方节日,实际就是舶来的节日。各国都有舶来的节日,如中国的端午节就传到了越南、日本、朝鲜;而各国各民族的节日,有时是互相传播、彼此影响的。美国人的万圣节又叫鬼节,从前欧洲人不过这个节日,可现在也开始过鬼节了。这是因为美国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我曾见过美国人过鬼节;在法国,我也赶上一次过鬼节。在中国,比较流行的舶来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这一现象主要是因我们自己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日渐淡漠,也就是说,被我们自己抽空了,连非常重要的国庆节,都没有什么内容了,老百姓也就是在家看看电视罢了。如此,老百姓只好去过那些“洋节”了,如基督教的圣诞节,年轻人喜欢,但并不知道它的内涵,只不过给自己找一个娱乐的契机罢了。我认为对圣诞节大可不必视为洪水猛兽。年轻人借机玩一玩而已。它不会成为中国人的节日,因为它没有文化的基础。我认为那些可增进人间亲情的“母亲节”、“情人节”,不妨加以引进。
记者:对于近年节日假日化的现象,您如何看?
冯骥才:的确,我们现在的节日已日益假日化了,很多节日已无任何文化内容,变成了纯粹的放假。
过去我们有很多过节的方式和形式,而现在很多节日都变成了饮食节。像每年的春节,人们仿佛越来越不会过了。报上讨论、专家出策,最后依了商家叫做“黄金周”,甚至国庆节也变成了黄金周。实际上许多国家均将国庆节作为增加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日子,包括美国。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却成为商家的炒作操作了,这是我们的过失。因为,节日与一个国家的文明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关系,节日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如果年轻的一代对其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记者:传统过年时,人们总要鸣放鞭炮,以示节庆。自政府禁放以来,每到过年,总有媒体就此讨论,您如何认为?
冯骥才:我认为,过年鸣放鞭炮是百姓对文化的呼声。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过年为什么一定要鸣放鞭炮?就是为了寻找年的感觉,表达对年的情感,对年的宣泄。这是文化的回归,如果没有了它,人们的情感便将无处安放。因此,我们应以人为本,要关怀人的内心,否则人们便会产生文化失落感。如果没有很好地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将来的全球化时代,将是我们文化消弱与淡化的时代。
记者:那么,如何弘扬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
冯骥才:应该重新建设我们的节日文化。从前国庆节时,有关单位会组织很多活动,现在却没有了,应恢复这一传统;春节可用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进一步地丰富和充实;另外,对于人们有了重视传统节日的愿望时,有关部门应予以扶持。如恢复清明节的扫墓、踏青等活动,以及其他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内涵的各种传统节日。
在日本,我赶上一次樱花节。当时,天下小雨,观赏者手里都举着一把透明的雨伞,充分体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一个开满樱花的公园里,我看到很多人身着民族盛装,亦歌亦酒,不亦乐乎,他们通过节日,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加以有效地传承。而我们的节日文化,却在革命的时代中断,失去了历史的记忆,我们民族的记忆和遗产丢失得太多,我们有责任把中断的历史连接起来,把美好的民俗节日恢复起来。这并非举办数次活动便可解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俗非常重要的是其约定俗成的特点,如外出者大年三十晚上必须回家,即使不能回家也要来个电话,这是一种心理定式。有了这种节日情感,到了这一天,人们自然而然便会这样去做,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小学的乡土教育、节日文化的教育。总之,有关单位应想方设法,媒体也应配合宣传,努力营造一种气氛。
http://www.zwwhjl.com/news/1.asp?articleid=568

寻找传统文化的风向标
http://www.qianlong.com/ 2006-02-27 23:25:08
传统节日承载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民族情感,“节味”的变化也让人对传统文化的流失不无忧虑。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
●传承传统文化,
最值得反思的是如何让一代一代的人自觉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不任由文化传统断裂
●传统文化归根结底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人们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光靠简单说教于事无补
又是一年中秋时。媒体关于月饼的报道铺天盖地,商店里购买月饼的人群熙熙攘攘。有人不禁感叹:中秋节已成了月饼节,仅剩下一个“吃”文化。与此同时,互联网上近日掀起了投票支持中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潮,签名赞成申遗的网民人数已超过70万。
传统节日承载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民族情感,也衍生出对传统文化流失的忧虑。最近有舆论认为,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惟西方马首是瞻,惟西人所言极是,惟西例为理政之所循”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
“节味”已被“商品大潮”淹没?
传统节日应体现民族文化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近日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意见》要求,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然而,当我们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节味”已被“商品大潮”淹没。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在机关工作的王范芳告诉记者,中秋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一个“托”,大家借此机会送礼的送礼,吃饭的吃饭,中秋之夜很难看到祭月拜月、耍满天星、演皮影戏这些传统节目,甚至全家一起赏月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在出版社工作的胡鹏先生则对家乡清明节的祭奠仪式不以为然,令人眼花缭乱的祭品漫天飞舞,从传统的纸钱、香烛演变到“豪宅”、“小姐”、“大奔”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用“金元宝”铺成一条长地毯通往祖先的坟墓。这样的祭奠有多少追忆之情?
尽管现实不尽如人意,但人们内心深处对传统节日还是有难舍的情怀。网友李伟在中秋申遗留言板写道:“推动中秋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对中华文化的延续和肯定,功德无量。”还有网友说:“中秋承载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成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中国的传统节日蕴涵着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共通点,比如重阳敬老、中秋团聚、清明祭祖,这些情感不可以轻易被抛弃,更不能随便被异化。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科志曾就读于韩国高丽大学,在他眼中,许多越来越被漠视的传统习俗,往往被韩国人视为珍宝。韩国中秋节要放假3天,举国欢庆,由于韩国有1?4人口在汉城,一到中秋节很多人要从汉城返回自己的家乡过节,全国因而出现“民族大移动”。此外,每个家族在中秋节都会举行祭祖仪式,感谢祖先带来丰收。同时,文化协会还会在汉城奖忠体育场举行一年一度的摔跤节,评选出“天下壮士”。韩国一年四季都有传统节日,热闹场面和人们的热情远远高于西方节日。“他们把对本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都放进这些传统节日里,通过过节,延续和发扬自己的文化。”孙科志这样解释韩国人对传统节日的热衷。
胡同、弄堂都变成“欧洲花园”
我们还需要传统文化吗?
如今,年轻人对圣诞节、情人节趋之若鹜、对本国传统节日却日趋淡漠;一条条胡同、弄堂变成一个个“欧洲花园”、“美国小镇”;学生们对古典诗词缺乏兴趣,英文书却常捧在手心;乡村理发店也开始叫“蒙娜丽莎发廊”……
我们还需要传统文化吗?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遐龄认为,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吹捧主要是“追新”,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与腐朽的代表,阻碍社会发展,但简单地把传统文化归之为“封建、迷信、落后”,是十分片面的。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传统与现代有着血肉联系,如果现代人能主动地改造和吸收传统文化,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传统就不是包袱,而是财富。
“传统文化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养料,我们要承接而不是回归传统文化,牢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阐发出全新的精神。”谢遐龄教授说。他认为,面对传统并不等于只看过去,而是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能够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容,诸如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特征、有号召力的人物等。
之所以现在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谢教授认为主要是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错位,令年轻人产生逆反心理。“《大话西游》被奉为经典,开始我很不解,后来看电影里的唐僧那么啰嗦,让妖精烦得自杀身亡,就明白了,现在的青年讨厌说教,讨厌一味地灌输。”
传承传统文化,最值得反思的是如何让一代一代的人自觉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不任由文化传统断裂。如今,很多父母愿意花钱让孩子学英语,学音乐,却很少有人主动地让孩子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归根结底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人们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光靠简单说教于事无补。”谢教授说。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理性认识
扬弃才有生命力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必须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吸收全人类文化的精华,离开这个基本点,就难以推动中国社会健康前进。例如,市场经济、法治、科技等,中国就须向他国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只有不断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才有生命力。”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保护传统文化”某种程度上被曲解了,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既没有完成文化的更新,又固守着许多落后的传统思维方式”。
顾教授举了个例子,现在有不少地方搞祭奠孔子的活动,举办“四书五经”诵经班等,“这其实是打着保护传统文化的旗号,搞没有文化底蕴的'文化活动'。”他认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扬弃---批判地继承。如果没有扬弃,就忙于“文化复兴”,对传承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都没有好处。
谢遐龄教授也认为随便提“保护传统文化”的口号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分夸大西方文化的冲击,从而盲目排外。一方面,近几十年来全世界有“趋同”的潮流,所有的国家,不论意识形态,也不论文化传统,青年人都喜欢跳迪斯科,都喜欢飙车,唱流行歌曲……近年又流行挑染头发、穿磨烂了的牛仔裤,这其实是“技术文化”或“科技意识形态”的冲击,不是“西方文化”。同时,“技术文化”也早已存在于我国的文化之中,从根本上说,这不是“外来的”,而是“自己的”。
另一方面,在政治文化、法律文化、道德观念等方面,中国有着稳定不变的内涵,人们在不知不觉地奉行着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所谓的“西方文化”只是表层的、不完全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曲解了。试想一下,我们连身处其中的中国文化都不那么容易渗透,怎能轻言西方文化?对于保护传统文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理性认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