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x+2x=18 要详细的解法

如题所述

x+2x+2x=18

(1+2+2)x=18 

5x=18 

x=18÷5 

x=3.6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

可以通过等式性质化简而成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整式方程(如  )也属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一种线性方程,且只有一个根。

扩展资料:

对于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可以通过做出一次函数  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 的根就是它所对应的一次函数  

函数值为0时,自变量x的值。即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以方程 3x+3=0为例:

∵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点 

∴原方程的根是 x=-1

方程依靠等式各部分的关系,和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8

x+2x+2x=18

(1+2+2)x=18 

5x=18 

x=18÷5 

x=3.6

在数学中,一个方程是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变量的等式的语句。 求解等式包括确定变量的哪些值使得等式成立。 变量也称为未知数,并且满足相等性的未知数的值称为等式的解。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例子:a+b=13 符合等式,有未知数。这个是等式,也是方程。

1+1=2 ,100×100=10000。这两个式子符合等式,但没有未知数,所以都不是方程。

在定义中,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可以有其他的,比如上面举的1+1=2,100×100=10000,都是等式,显然等式的范围大一点。

扩展资料:

一般解法:

1、去分母 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可根据乘法分配律。

3、移项 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其余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时别忘记了要变号。(一般都是这样:(比方)从 5x=4x+8 得到 5x - 4x=8 ;把未知数移到一起!

4、合并同类项 将原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5、化系数为一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6、得出方程的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x+2x+2x=18
(1+2+2)x=18
5x=18
x=18÷5
x=3.6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1

x=3.6是方程的解。

第4个回答  2012-06-25
(1+2+2)X=18
5X=18
X=18/5
X=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