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描写景物的词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1.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中的景物

背景:竹、桃花、蒌蒿、芦芽

主景:鸭

未出现的景物:河豚

拓展资料:

作品原文: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诗文简介: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

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称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也是一位美食家,曾创下美食东坡肉。

2.惠祟春江晚景描写什么风光

这首七绝是写早春江南的景色,严冬过去,三两枝早开的桃花笑脸迎春,江水渐暖,鸭群最先感觉到了,它们欢快地在水中戏逐。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题所指惠崇,一称慧崇,宋代著名画家。

他是一个和尚。《图书见闻志》说:“建阳(今属福建省)僧慧崇工画鹅鸭雁鹭鹚(词),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

《图书宝鉴》也说他:“工画鹅鸭、鹭鹚”,《春江晚景》就是他画的。原画为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苏拭在这两幅画上都题了诗。所以原题为《惠祟春江晚景二首》。

画已失传,而苏轼的题画诗却流传下来,尤其是我们现在选的这一首更为人喜爱。 这首七绝是写早春江南的景色,严冬过去,三两枝早开的桃花笑脸迎春,江水渐暖,鸭群最先感觉到了,它们欢快地在水中戏逐。

水边的萎篙受到春风的抚摩,长势正旺,那鲜嫩的芦芽也冒尖了。而这也正是河豚欲上之时。

这幅江南春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美好感觉。画家把它画了出来,颇饶诗意。

诗人善于抓住画中形象,从自然景物因季节变换而出现的新的特征落墨,不仅形象鲜明,富有画意,而且洋溢着春意盎然的乐观情趣。这就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给读者一种“触处生春”的美好感受。

诗中写景十分贴切,毫不浮泛。王士祯《渔洋诗话》说:“坡诗'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非但风韵之妙,盖河豚食蒿芦则肥,亦如梅圣俞'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按梅《河豚》诗除上引两句外,下面是:“河豚于此时,贵不数鱼虾”。有人曾就此补注说:“故坡诗云然,非泛咏景物也。”

这都是赞扬苏诗咏物写景,不仅擅于捕捉一时所见,而且长于抓住特征,描绘准确,不流空泛。这首小诗,作者敏锐地抓住了季节转换时新出现的景象,略加点染,就形象真实,意境新颖,说出了人们心中似有而又不甚明确的感觉。

3.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描写了江南早春时节生机勃勃的春江景色:

竹林外有两三枝桃花悄悄地开放了,鸭子在水中快活地嬉戏,因为它们最先察觉江水变暖了。水边满地是青青的蒌蒿,芦苇刚长出短短的嫩芽。这不禁让我想起,每当春江水暖,河豚就会逆流而上到淡水中去产卵,这时候的河豚肥肥的,如果捕捞上来,正好做成美味佳肴呢。

【三衢道中(宋 曾几) 】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描写了浙西山区初夏时宁静秀丽的景色: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难得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着小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越往前走,山间绿阴葱郁,和来时的路上一样青翠,幽静的山林不时传来四五声黄鹂的叫声,是那么悦耳动听。

4.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中的景物

背景:竹、桃花、蒌蒿、芦芽主景:鸭未出现的景物:河豚 拓展资料: 作品原文: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诗文简介: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

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称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也是一位美食家,曾创下美食东坡肉。

5.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哪两个词语最能表现春天的景象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的“桃花”、“鸭子”两个词语最能表现春天的景象。

“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惠崇春江晓景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1、竹2、桃花3、春江水4、鸭子5、蒌蒿6、芦芽7、河豚扩展资料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

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

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