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轰-7“飞豹”结构特点

如题所述

歼轰-7,一款具备强大对地、海攻击能力的飞机,采用常规布局,上单翼为后掠式,带有气动扭转和翼根填角,提供稳定性和机动性。斜定轴全动中下平尾和大后掠单垂尾设计,辅以单腹鳍,确保了飞行的平衡。飞机两侧进气,机身采用蜂腰形设计,配备两台MK202涡扇发动机,每台推力达到1万公斤,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采用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采用后撑杆形式,主起落架采用小轮距“外八字”摇臂式,保证了良好的地面操作性能。


歼轰-7的尺寸为22.325米长,翼展12.705米,停机高度6.575米,最大起飞重量28 475千克,最大外挂重量可达6500千克。飞机的最大M数为1.70,最大使用表速1210千米/小时,航程可达3650~4000千米,作战半径更是惊人,达到1650千米,是轰-5类型的两倍,凸显其远程打击能力。


在武器系统和战斗性能上,歼轰-7以对地、海攻击为主,配备一门23-3型23mm双管炮,载弹量5000千克,可挂载多种空空导弹,如C-801K/803反舰导弹和霹雳-5近距空空导弹,具备强大的攻击威力。它主要执行对地、海攻击任务,还具有一定的歼击护航能力,适用于打击敌方重要目标,如战役纵深、交通枢纽和海军基地等。


歼轰-7的中低空飞行特性尤为出色,得益于国内首创的线传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对结构抗疲劳和乘员舒适度的专门设计,保证了飞机在中低空的优良飞行性能和安全性。这使得歼轰-7在复杂战场上也能游刃有余,是解放军中少数具备翼尖挂架的飞机之一,体现了其多功能和战术灵活性。




扩展资料

歼轰-7“飞豹”是中国7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的全天候多用途歼击轰炸机,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共同研制。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明星,早期称为轰—7。目前该机的改型歼轰-7A已具备全天候的精确对地攻击能力,而随着解放军近年对其的不断改进,多种型号的飞豹变型机也不断出现,大幅提升了飞豹战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