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

如题所述

沟通的四重障碍与冲突的解决
最近一段时间,与各方的沟通协调变多,收获了一些经验,也收获了很多教训。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察,发现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双方唾沫横飞、各说各话,最后却只是不断地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完全无法弥合分歧、达成共识,更遑论推进行动。

到底是什么在从中作梗,阻碍两个人的沟通与联结?在一次次“交锋”中,我逐渐体悟到,沟通中至少存在四重障碍需要去突破,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如果能在更深的层面上求同存异,双方沟通效率、互信程度都会大大提升。这个对工作场景如此,对亲密关系同样如此。

01

第一重:信息不对称

这是最简单也最容易解决的一重障碍,那就是双方的信息不一致,你了解的信息我不了解,导致产生误会。好比说...嗨,不言自明,不举例了,大家都那么聪明(好吧,其实我就是懒)

信息不对称,看起来比较好解决,摆事实、拿数据,把信息差补齐,就可以了。然而,补齐信息差,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容易,这要求我们,做更充分的调查研究、获得更详实的信息和数据,来阐明观点。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另一方面,我们经常会发现,即使把信息差补齐了,依然没有办法达成共识。这是为什么?这往往意味着,双方有更深层次的gap,没有被解决。

02

第二重:认知不相同

这个跟信息不对称看起来有点相似,但其实大不相同。认知不一致的意思是,即使面对相同的事实和信息,双方依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好比说,小明花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个项目(事实),同事A认为小明磨洋工,居然花了一个月才做完(观点),而同事B认为小明很认真、慢工出细活(观点)。观点、或认知的形成通常非常自动化,而观点和事实的区分又通常非常微妙不易察觉。但一旦发现事实与观点的不同,以及一旦发现双方基于相同的事实,推导出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便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可以试着去拆解双方在事实->观点的形成路径上,到底在哪里分了叉。

在上面小明的案例里,A、B两位同学可以好好探讨探讨,

双方对于项目的预期和理解一致吗?

双方对于项目难度和所需工作的理解一致吗?

双方对于小明的项目完成情况理解一致吗?

双方了解小明的时间,都花在哪儿了吗?

...

以事实为起点出发,去追溯认知形成的过程,找到岔路口,没准儿两个意见相左的人就能重新走到一起啦。

03

第三重:目标不统一

我们在沟通中,经常喜欢直接讨论路径或解法,一个说往左,一个说往右,双方吵得不可开交。但有可能双方吵着吵着,突然发现,原来俩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比如一个业务同学,向老板建议,我们应该开展A业务,因为能提升xxx订单量。说了半天,老板不置可否。最后才明白,A业务虽然订单规模不错,但是收入太低了,不符合当前的业务发展需要。搞错了目标和方向,方案做得再漂亮也无济于事。

很多时候目标是冲突的——要规模还是要效率?要收入还是利润?先拿供给,还是先拿需求?目标不同,对事情的优先级判断就会全然不同。也许你提的方案是有价值且可行的,但由于只服务次一级的目标,从而使得整件事情的重要性大打折扣。所以下次,当你和其他人争论具体to do进入陷入细节和死胡同时,不妨跳出来,take a step back,先提议双方把目标拉齐一下,比如“我提这个方案,主要是为了xxx目的,这个目的咱俩能align吗?对你来说重要吗?”先把“why”想清楚,再来争论“what”和“how”的高下。

04

第四重:立场不一致

立场不一致,或视角不一致,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最隐蔽也是最难的,它也是事情推进不下去的重要阻碍。公司和业务立场不一致,组织和个人的立场不一致,上下级立场不一致,横向部门之间立场不一致。经常有人觉得事情推不动,其它部门不作为不支持自己工作,心里特别委屈。那其它部门凭什么要支持你工作呢?你可能会想,因为这事儿很重要(对你来说)。而其它部门可能觉得这事儿压根儿一点儿也不重要,他手上重要的事情多了去了。他们甚至觉得,你推某件事情,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集体利益——屁股坐歪了。

这时候,首先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找到这件事情对于对方的意义,让他也觉得重要,才能更好的推动。那可能有人会说,凭什么是我改变我的立场或视角来理解你,为什么不能是你反过来理解我?谁应该改变立场,应该主动站在对方视角?原则其实很简单,谁更愿意这件事儿做成?谁动力更足、收益更大,谁改变。

05

沟通建议与冲突解决

理解了沟通的四重障碍,然后呢?沟通到底该怎么做?在此提几个沟通建议与冲突预防和解决的方法。

一、沟通顺序上,从立场->信息。我们在沟通的时候,经常先沟通信息,再说结论和目标,这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花大量的时间与人争吵不重要的细节,而无法探讨真正重要、核心的差异点。深层次的差异更难察觉、也更难弥合。所以,如果希望提高沟通效率,推荐的做法是,从立场和目标聊起,在这个层面拉齐之后,再聊信息和认知。我想举两个例子,这样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沟通顺序带来的差异。

首先来看看从信息->立场的沟通:

让我们试试调整沟通顺序,从立场开始,最后沟通信息: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觉到上述两种沟通顺序的差异?如果你是听众,更愿意被哪种沟通方式说服,更愿意和哪种沟通方式的人合作?

第二,思考时,注意切换视角。我们沟通时经常以“我”为主,这是为什么很多人的表达让人觉得特别强势且自我中心。后来我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沟通技巧出了问题,而是在思考的时候,我们就是以“我”为主的,所以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差异点。如果把“我”的视角,切换成“你”的视角,就能更敏锐地预见可能的分歧。这种切换视角,不是简单的“共情”、“互相理解”,而是真的让自己置身在对方的立场和处境下,从“你”的视角来全面地理解、分析整个事件——

如果“我”是“你”,会怎么看待这些数据,怎么看待这些建议?

“你”的立场会是怎么样的,会有哪些诉求?

做这些事情,对“你”有哪些好处,有哪些风险和阻碍?

“你”的决策和行事依据会有哪些?...

切换视角,不仅能帮助我们发现沟通时的潜在分歧,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审视整个事件,发现我们自己的思维盲区,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冲突时,优先弥合深层次的差异点。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冲突都在所难免,脾气再好的人也可能跟人吵架。冲突发生了没关系,可以解决,而且建议尽快解决。有的人喜欢回避冲突,但事实上有些事情想躲也躲不掉,你不解决不代表问题就消失了,冲突和分歧往往只会越积越深,不会自动消解。其实解决冲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优先弥合深层次的差异点。先解决“屁股坐歪”、“你只想证明自己”的问题,再拉齐目标上的差异,最后看看有没有认知和信息上的不对称。千万不要反过来,因为反过来的时候,特别容易陷入信息细节的争吵,和观点之争,反而会加重立场和目标上的矛盾。

第四,以真心换真心。现在市面上讲沟通、甚至讲说服技巧的书很多,很多都是讲套路的。沟通也确实有很多套路。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也许在有些人看来也是套路。但实践表明,大家都不傻,你是套路还是真心,其它人完全能感受到这个细微的差别。只使用套路,只会让人感到演技的拙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后得人心的,绝对不是套路,而是你的真诚、坦率,你真的将心比心地看到了对方的立场和诉求。最近有同事说“我先用真诚温暖组织,组织再来温暖我”,深以为然。当然有的时候,可能真心也换不回真心,我们也无法期待或要求他人付出真心(如果以获取他人真心为目的,那又陷入了自我中心、“屁股坐歪”的窘境)。如果我们相信付出真心是对的,那就坚定去做,但对结果报以平常心。

以上,就是我发现的沟通的四重障碍,越深层的障碍就越难察觉,也越难弥合。但一旦在深层的障碍上产生突破,也许一切就会突然海阔天空。祝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如履薄冰的你,找到沟通障碍的突破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1、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

沟通者自己首先要对沟通的内容有正确、清晰的理解。沟通之前应对问题的背景,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其依据和资料,决策的理由和对组织成员的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2、沟通的内容要确切

沟通内容要言之有物,有针对性,语意确切,尽量通俗化、具体化和数量化;要避免含糊的语言,更不要讲空话、套话和废话

3、诚心诚意的倾听

有人对经理人员的沟通做过分析,缺乏诚意大多发生在自下而上的沟通中。所以,要提高沟通效率,必须诚心诚意地去倾听对方的意见,这样对方也才能把真实想法说出来。

4、提倡平行沟通

所谓平行沟通是指车间与车间、科室与科室、科室与车间等在组织系统中同一个层次之间的相互沟通。有些领导者整天忙于当仲裁者的角色而且乐于此事,想以此说明自己的重要性,这是不明智的。

5、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



扩展资料
在沟通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清晰原则

这是沟通中的首要原则。坚持这一原则,管理者应做到:

①使用沟通对象的语言。就是说,管理者要熟悉自己的上级、下级、平级所使用的语言,把信息改变成他们习惯的语言再传递给他们,使沟通不致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②信息量要控制得当。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管理者应避免一次沟通的信息过多而导致效果降低,确需传递较多信息时,应建议沟通对象记录信息要点。

③信息要明确。在上级下达工作指令的时候,应当将任务是什么、完成时间、配备什么资源、要达到的效果等明确地告诉下级。在执行制度时,不仅要讲明其然,还要讲明其所以然。

二、真诚原则

真诚体现了尊重,是管理者在沟通中要坚持的原则,坚持真诚原则有两点应该做到:

①走到第一线。管理者一定要把“走到第一线”作为每日例行的公务,一方面要为坚持沟通收集信息、获得启示,另一方面要对沟通效果进行评估。

②保持沟通的开放。始终保持开放的沟通气氛也有利于打消沟通者的顾虑。管理者在沟通中不仅应始终保持友善、礼貌的态度,专心、耐心的倾听,还必须认识到不同的观点也是有益的,并避免过早地对接收的信息作出结论或评价。

三、坚持不懈原则

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刻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因此,管理者在沟通中必须遵循坚持不懈的原则:

①沟通必须是持续的。沟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表现的是循环往复、不间断的信
息流,因此,无论是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还是平级的信息传递都必须经常化、日常化、及时化,始终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中。

②沟通必须是及时的。凡是沟通都必须及时,尤其是重要信息的沟通更要及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以使工作的进度、程度等及时被掌握,为快速反应赢得时间。

③鼓励和提倡平级间的沟通。平级间可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积极做好平级间的沟
通不仅有利于管理者自身协调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可以促进良好的协作关系。

四、创造性原则
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沟通也需要创新。传统的沟通多是谈话、会议、报表等形式。如今,我们置身于现代化科学技术普及和个性张扬的时代,传统的沟通方式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沟通中的问题。

因此,根据信息的性质、特点、结合企业所倡导的文化和沟通对象的特点来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沟通方式,应该成为管理者所应遵循的原则。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沟通地点的创新,信息传递载体的变化,采取幽默的方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2
克服这些因素,或尽量降低它们的影响,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沟通。

感受不同 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大部分取决于我们过去的经验,因此不同年龄、国籍、文化、教育、职业、性别、地位、个性的人,对于同样的情境会有不同的感受。感受不同,往往也是许多沟通障碍的根源。

妄下结论 我们往往只看到自己预期会看到的,只听到自己预期会听到的,而非完整接收实际存在的整体,其结果常常就是“捕风捉影”,妄下结论。

刻板印象 我们必须从经验中学习,因此我们常倾向于把人归类在 特定的框架中。“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话就是代表。

缺乏兴趣 沟通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对方对你的信息兴趣缺缺。你应该时时记住这一点,因为我们很容易就假设,我们自己关心的事,别人也一样关心。如果你发现对方兴趣缺缺,有个办法就是调整传达信息的方式去迎合对方的兴趣和需求。

缺乏知识 如果对方的教育背景与你很不一样,或是对谈话主题了 解极少,要有效沟通就很困难。这时你就必须了解双方的知识差距,妥善调整沟通的方式。

表达困难 如果你找不到恰当的字眼来表达你的想法,势必会影响 沟通的过程,这时你就得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如果是缺乏自信所造成的 表达困难,则可以通过事前的准备和计划来克服。

情绪 接收者和沟通者的情绪,也可能成为沟通的障碍。人在情绪 激动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情绪的漩涡中,无法接受不一样的信息。因此, 应避免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跟他人沟通,以免语无伦次或口无遮拦。但反 过来说,适当的情绪也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如果你的声音里没有一点情 绪或热忱,对方大概也不会想听你说话。

个性 在之前讲到某个人傲慢霸道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只是人的个性不同会引起问题,我们自己的行为也会影响对方的行为,这 种“个性不合”是沟通失败最常见的一种原因。我们也许无法改变他人 的个性,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个性,看看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

是否能够使彼此的关系更和谐。上述这几个因素只是其中几个可能会使沟通效果不佳或失败的原因。在此我们讨论到这里就够了,因为我们已经从中学到,身为接收者或沟通者的我们可以主动改变各种条件,从而让双方的沟通进行得更顺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能够使沟通更有效的做法。第一条定律就是“三思而后行”。如果我们在进行沟通之前,先想想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就更有可能避免这些问题。
第3个回答  2022-11-14
沟通通道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沟通媒介不当。比如对于重要事情而言,口头传达效果较差,因为接受者会认为"口说无凭","随便说说"而不加重视。
2、几种媒介相互冲突。当信息用几种形式传送时,如果相互之间不协调,会使接受者难以理解传递的信息内容。如领导表扬下属时面部表情很严肃甚至皱着眉头,就会让下属感到迷惑。
3、沟通渠道过长。组织机构庞大,内部层次多,从最高层传递信息到最低层,从低层汇总情况到最高层,中间环节太多,容易使信息损失较大。
4、外部干扰。信息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自然界各种物理噪音、机器故障的影响或被另外事物干扰所打扰,也会因双方距离太远而沟通不便,影响沟通效果。
第4个回答  2020-11-12
那障碍有就是语言沟通障碍呀额,就需要克服的话,就是要平时要多加练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