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育制度变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日本是亚洲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也是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经过“明治维新”运动,把“富国强兵”作为政治、文化和教育改革的方针,推动了日本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本的教育制度有其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有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下面,我就从日本教育制度特征中比较有意义的方面谈谈我的认识与看法。

  一、 日本的教育注重改革与借鉴
  与中国一样,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是注重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与方法却使日本与中国在近代初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日本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的飞速发展不可分割,日本的教育注重改革与借鉴,日本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重大意义的改革。
  (一) 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
  改革前,日本全国已有藩校240所,与同期东方其他国家相比,教育普及程度较高,这是明治政府成立后能较快地发展近代教育、实行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与同一时期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日本的教育水平则显得很低,无论是在数量、内容方面,还是在教育体制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日本政府派遣人数庞大的代表团赴欧美各国访问学习,实地考察了西方十多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情况。并确定了推行教育改革的三点方针:为提高国民知识水平,普及初等教育;为培养科技指导人才,创办科技教育机关;通过教育迅速掌握摄取来的欧美先进科学技术。为了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本政府还颁布了《学制》、《教育令》等法规法令。
  (二) 二十世纪80年代的全面教育改革
  根据21世纪把日本建设成为富有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一总目标,确定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培养心胸宽广、体魄强健、富有创造力的人;具有自由、自律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教育改革以重视个性为原则,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等时代变化。
  二、 学制完整,重视义务教育
  日本战后教育改革,建立了“六三三四制”的学校教育体制。《学校教育法》规定: “所谓学校,系指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养护学校以及幼儿园。”
  1.学前教育
  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有两种:一是幼儿园,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招收3~6岁幼儿,由文部省领导;另一种是保育所,属于福利机构,招收从出生到6岁的幼儿,由厚生省领导。
  《学校教育法》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1)培养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所需要的日常习惯,并使其身体的各种机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2)让幼儿在幼儿园内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幼儿初步具有喜欢过集体生活和团结互助、自主、自律的精神。
  (3)培养幼儿正确理解和对待其周围的社会生活现象的萌芽观念。
  (4)指导幼儿正确地使用语言,培养他们对童话、连环画等的兴趣。
  (5)通过音乐、游戏、连环画等方法,培养幼儿对创作表现发生兴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分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5个领域。
  2.初等教育
  日本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是单一的六年制小学,儿童满6周岁入学,12周岁毕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新学年从4月份开学,多数小学采用三学期体制,三学期之间分别为暑假、寒假和春假。
  日本小学的教育目的是适应儿童的导心发展,实施初等普通教育。教育目标:
  (1)以学校内外的社会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养成合作、自主和自律的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乡十和国家的现状与传统,并进而培养国际协作精神。
  (3)使学生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和产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基本技。
  (4)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国语,并形成使用国语的能力。
  (5)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数量关系,并形成处理数量关系的能力。
  (6)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和处理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能力。
  (7)培养学生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习惯,并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8)使学生基本了解能够使生活明朗、丰富的音乐、美术和文艺等,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3.中等教育
  日本的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初中属于义务教育的完成阶段。
  (1)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法》规定,初中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目标有三:培养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一员所必须具备的资质;教授社会所需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劳动的态度以及根据个性选择出路的能力;促进校内外的社会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公证的判断能力。学制为三年。
  (2)高级中学。《学校教育法》规定:高中是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以实施高级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实现三个目标:进一步发展和扩充初中教育的成果,培养学生成为对国家与社会有作为的建设者所必需的素质:使学生能自觉地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选择将来的出路,提高普通教养,掌握专业技能;形成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和健全的批判能力,形成个性。 高中学制三年,种类较多,通常按学科划分为普通、职业和综合二类,按授课方式分为全日制、定时制和函授制止三种形式。
  5.高等教育
  日本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大类,从学术水平上看,日本的高等教育是三级结构:
  第一级结构是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为目的。
  第二级结构是4年制大学;包括综合大学、多科大学和单科大学。
  第三级结构是研究生院,包括设置在学部的研究科和研究生院大学,旨在“教授和研究学术理论及应用,深究其奥义和促进文化发展”。
  除此之外,日本在重视义务教育之外还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这完善了日本的教育制度,使日本的教育体系更合理。
  三、 对我国发展的意义
  日本的教育在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不断适应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日本的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调节和变革。中国的教育如欲迅速发展,密切反映当前国际、国内的社会要求,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要有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视角,以便少走弯路尽快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在亚洲排在首要位置,这与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可分割,虽然在教育制度与教育方法上,日本有其劣根性,但是为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学习和借鉴日本教育的成功经验使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本文,我只强调了我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没有把日本近代教育的所有特征一一罗列,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

  【参考书目】
  1.《日本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陈宝堂编著 2004
  2.《当代日本教育改革》 山西教育出版社 朱永新、王智新主编 1992
  3.《日本的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林哲也著 1981
  4.《当代日本教育概览》 山西教育出版社 朱永新、王智新主编 199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0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软实力,提高人们素质,,,等
第2个回答  2012-06-20
日本的礼仪特重,这就是从小注重教育起到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12-06-20
开化追问

说的 详细一点 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