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记载湖北地理,历史,文化以及名人的书籍,求推荐,谢谢了。

如题所述

地理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南部,长江中游。湖北因处于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简称鄂。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湖北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5.5%,丘陵和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全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全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
湖北省地理位置为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之间,湖北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全湖北省年均温15~17℃,7月均温为27~29℃,江汉平原最高温在40℃以上,有“火炉”之称,为中国酷热地区之一。全湖北省平均日照1150— 2245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由于受地形影响,大神农架南部等地为全省多雨中心,江汉平原在梅雨期长的年份常发生洪涝灾害。
历史
 湖北省历史悠久,在郧西、郧县、长阳等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几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的蛋壳彩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在湖北境内,商代有楚(今南漳荆山)、卢(今襄樊)、彭(今房县)、庸(今竹山)等封国。在今武汉市黄陂区发掘的盘龙城,四周有夯筑城垣,城内有大片宫殿遗址,城外有作坊遗址和墓葬区,出土大批精美的铜器,湖北是我国迄今在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商代古城之一。
  湖北是先秦时期楚国的地域,与中原文化并列为华夏文明二大源头的楚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早在先秦时期,这里的文明已经相当繁荣,楚地制作的青铜器、丝织与刺绣、漆器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美的程度;带有鲜明楚文化特点的哲学、艺术以及宗教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现今,湖北存留的大量文物和遗迹都足以标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所创造的文化高度。一直到今天,湖北的文化艺术仍带有深深的楚文化烙印,它与严肃深沉的中原文化有所不同,它是张扬而绚烂的。
名人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

毕升(?-1051),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人。北宋著名发明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于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万历二十一年)。少时从父李言闻习儒学医,14岁中秀才, 但他立志要学医,多次向其 父表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终于在二 十岁以后,开始学医。由于他注重临床实践,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加上他父亲 的指导帮助。所以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他自幼就比较接近劳动人民,对民间疾苦,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给许多穷人看病,都不收医药费。 人家称赞他是“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由于医术高明,名声远播,34岁时受聘楚王府,任奉祠正,未几,被荐入京师,任朝廷太医院院判,不久告归蕲州,一面行医治病,一面编 修《本草纲目》,万历二十一年(1593),李时珍逝世,终年75岁。

民族和亲的使者王昭君
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有一条小溪,清亮碧绿,宛如翡翠。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出生在这条小溪之滨。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今兴山县)宝坪村人。从小长得艳若桃花,聪明伶俐。清代诗人赞她:“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娥眉绝色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出神入化地活脱出昭君的美容与神采。

张居正(1525—1582) 明政治家。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力主改革弊政。隆庆元年(1567)入阁。万历元年(1573),任内阁首辅。在任时厉行改革。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清丈田亩,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制度,把各项税役合而为一,按亩征粮。用戚继光等名将,加强北方边防。用潘季驯,浚治黄、滩。执政十年,成效卓著,死后即遭弹劾,后复追夺官爵,籍没家产。天启二年(1622),追复原官。有《张文忠公全集》。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员。襄樊谷城冷集沈湾(原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

陆羽(733-804年),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庞统 (179—214)三国时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刘备得荆州,任来阳令。因鲁肃、诸葛亮所荐,得为谋士,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后随从入蜀,建策取成都。建安十九年(214年),攻雒城,中流矢死。

马谡 (190—228)三国蜀国人士。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字幼常。初以荆州从事随刘备入蜀。好论军事,刘备临死前曾言其“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不以为然,甚器重。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祁山攻魏,他被任为先锋。因违反节制,被魏将张郃败于街亭,下狱死。或言被诸葛亮所杀

皮日休(约公元834—883年),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
其貌不扬,爱喝酒,性傲慢,能写一手好文章。诗文与陆龟蒙(今苏州人)齐名,两人有松陵唱和诗。时称“皮陆”。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他的经历较简单,早年隐居在离襄阳城30里的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在太学赋诗,举座嗟而佩服。曾游览东南各地,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均有交往。李白有两首怀念孟浩然的诗。杜甫也有诗赞颂孟浩然。他的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居田园生活。他为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故生前死后皆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10年,诗集编成后,即送“秘府”保存。《全唐诗》收集了他的200多首诗,其中近30首是描写、歌颂家乡的诗,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襄阳城内东北角“鉴湖”附近曾建有“孟亭”。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

公安派”领袖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公安派”领袖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兀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机,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他们的成就不仅是文学成果,也是思想成果,对以后几百年的历史乃至五四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陈友谅 (1320~1363)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湖北沔阳人,家世业渔。

林彪 政治、人物、军事家
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壁武,从事革命活动后改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

刘华清(1916~  )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团,1935年10月转党,1929年10月参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毕业,上将军衔。

徐海东(1900一1970) 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徐家窑人,出身于窑工之家。9岁,入乡塾读书,13岁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师斥责,愤然退学,进窑场学艺,跟随父兄,以窑工为职业。

项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恽代英 (1895~1931) 1895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祖籍江苏武进县人,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中国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号万里,字伯高。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军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许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将。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

聂凤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属黄安,今黄冈市红安县)。上将。

陈锡联(1915-1999),原名锡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高桥区陡山彭家村,军事家、上将。陈锡联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关区郭受九村。军事家、上将。郭天民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和军事教育家。是红安籍开国将领中唯一上过黄埔军校的将军。
国防部长上将 ——秦基伟

秦基伟同志1914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区秦罗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见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沙河村。军事家、上将。

韩先楚(1913-1986)湖北黄安县人。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

周纯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八里区雷家田,曾在八里湾小学堂当校工,后到武汉参加并组织“二七后援会”和汉口惠工织布厂工人的罢工斗争。周纯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杰出的高级将领。军事家、上将。

杨守敬(1839—1915),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字惺吾、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藏书家。有83种著作传世,名驰中外。杨守敬同治元年(1862)中举,同治四年(1865)考取景山宫学教习,1874年考取国史馆誊录。1880年至1884年任驻日钦使随员,归国后先后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勤成(后更为存古)学堂总教长。1909年被举为礼部顾问官,次年兼聘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5年1月9日,杨无疾而终,逝于北京,终年?6岁。杨守敬逝世后,民国政府派专车护送灵柩回宜都,归葬宜都龙窝。

李四光(1889-1971),原名仲揆,黄冈(今团风)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著名地质学家。

闻一多(1899-1946)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郭锡章(1933--)花桥镇刘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员。

黎元洪(1864—1928) 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县彭店乡)人。民国总统。

陈潭秋(1986-1943),名澄,字云先,号潭秋,黄冈县(含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钱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宁,出生于湖北潜江周家矶。女革命家、国家监察部部长

李书城(1882—1965),潜江县袁桥村人。同盟会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向忠发 (1880—1931)又名仲发。湖北汉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谢富治(1909-1972),黄安(今红安)县丰岗谢家垱人。上将

吴仪,女,汉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

曹禺 (1910一1996)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著名运动员、奥运会冠军得主—— 伏明霞 跳水运动员。 籍贯:湖北武汉

著名运动员、奥运会冠军得主—— 李小双 籍贯: 湖北仙桃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1
去档案馆找当年的县志、州志,中国古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大量详实准确的历史记录。虽然是诡异了点(实际上我就有一本我老家的县志。。。),但是很有用。
第2个回答  2012-04-17
看地方志,如武昌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