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复习提纲

如题所述

6、 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P23
7、人类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P24-25 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P25
8、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遗传和变异的因素外,还有自然选择,隔离,迁徙和人种混杂等因素的作用。此外,人类祖先制造使用工具和进行劳动,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人类本身。P26

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1、生物的分类: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的生物依次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P30 瑞典科学家林奈,在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P35
2、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①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水环境中的主要植物,它们的光合作用效率约占全球绿色植物光合效率的90%,不仅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氧气,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P39-40
②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大都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也是先锋植物之一。P40-41
③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溪沟田野的阴湿环境里,有根茎叶等器官,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P42
④种子植物:基本特征:⑴休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⑵能产生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并有许多珍惜树种,如银杉,水杉,秃杉。被子植物是植物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分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P43-44
3、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①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P49-54
②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55-60
4、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特定的区域内。有些细菌有能够转动的鞭毛,可以使细菌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还有荚膜,有保护的作用.细菌是以分裂方式进行生殖。细菌的作用,对人类有益的,如:腐生细菌,苏云杆菌,甲烷菌,乳酸菌等.P62-63
5、真菌:真菌个体差异大,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真菌(磨菇),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营寄生或腐生生活,主要进行孢子生殖。P63
①酵母菌:酵母菌与细菌的结构不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缺氧时,酵母菌分解葡萄糖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个过程称为酒精发酵。如:葡萄酒,水果酒,米酒都是通过酵母菌发酵作用酿造出来的。P63
②霉菌:霉菌是多细胞真菌,细胞呈分叉的细丝状,称为菌丝,营养方式:营腐生,进行孢子繁殖。P64
③磨菇:蘑菇由许多菌丝组成,菌褶能产生孢子,进行孢子繁殖。营养方式是腐生。P64-66
6、病毒: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由相似的两部分构成:一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一是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根据病毒宿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P66-6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2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