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建筑特点

中国南方的城中村建筑特点是什么?比如广州的那些城中村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能说下吗?

城市化既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和集中的过程,也是城市区域“蚕食”乡村地域、瓦解村庄组织的过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村社区组织并没有被这一过程“淹没”,而是在“进入”城市的新条件下延续和变异为“亦城亦村”的社区实体。“都市村庄”就是在这样的延续和变异过程中形成的。

城中村建筑重要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城中村住房都呈现如下的特点:一楼(有的包括二、三楼)是店铺,店铺以上的楼层是出租屋(还有的租户将租住房兼作加工或工作场所,楼层不定)。这种建筑结构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店铺林立,遍地的店铺又为各式各样的营生提供了舞台和场所。

石牌村是广州市建成区内的城中村.位于天河核心区的石牌村,这个有700多年历史的老村子,被征完了所有土地。如今,村落的周边已经建设为广州最为繁华的都市,但是高楼簇拥下的城中村内,密密麻麻盖了3656栋房子,整个村子没有一点空地,最小的一块宅基地只有8平方米,上面却神奇地盖起了42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贴面楼”、“接吻楼”,让狭窄的街道“暗无天日”。

石牌仅仅只是广州城中村的一个缩影,几乎所有在城中村居住过的人,都清楚其中隐藏的偷盗、凶杀以及消防问题的严重性。广州今年将启动猎德、冼村、谭村、康乐和杨箕五个城中村的全面改造,位于珠江新城内的猎德村,成为动作最快的一个。基于城中村改造的诸多困境,有人士指称,广州想要短期内将城中村从城市版图上抹去,显然是不现实的。今年启动的几个改造试点,只是企图创造一些范本,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告别城中村,短期内没有可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6
CNKI里有好多论文,可以去下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