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人物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2

陶行知,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原名文浚,后改名为知行,又改为行知。他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后赴美国深造,师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回国后,他投身教育改革,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而成为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特别关注乡村教育问题。


陶行知的家族原籍浙江绍兴府会稽县陶家堰,但他的成长历程主要在安徽古溪和歙县。他的父亲位朝,经营酱园,后因经济困境而倒闭。陶行知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深知国家的艰难。1926年起,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致力于通过教育改善人民生活。


在一二·九运动之后,受到共产党的影响,他积极参与抗日和民主运动,认识到教育应服务于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1938年,他在香港倡导设立了“中华业余学校”,鼓励同胞共赴国难。1939年,他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专为有特殊才能的儿童设计。1945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事师表”。


不幸的是,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他的教育贡献和理念至今仍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扩展资料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