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情节的发展分为哪4个内容

如题所述

没兵--扮嘢--吓退--成功

诸葛亮与空城计

无论是京剧、川剧等,都有一出历史剧《空城计》,它取材于罗贯中撰写的《三国演义》,流传甚广。 《空城计》说的是公元228年,诸葛亮与司马懿大战于街亭,诸葛亮命马谡坚守街亭,由于马谡自高自大,不按孔明的布置行事,又拒绝王平的正确意见,结果被魏将张郃打败,街
亭失守。司马懿率大队人马,随后浩浩荡荡兵临西城门外,蜀军势弱危急。面对这一严竣的局势下,诸葛亮冷静地分析了双方的形势,认为如果硬拼,蜀军肯定会寡不敌众,导致全军覆灭,只有出其不意,冒险斗智,才有可能挽回败局。于是,他决定摆出“空城计”,把身边的将士,派出城外埋伏,等待伏击司马懿,只留下几个老兵打扫街道,而自己则安坐在城楼抚琴观景,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司马懿领兵到达西墙城下,看到这一异常情景,急令撤军,途中还受到西蜀伏兵的袭击,损失惨重。诸葛亮不伤一兵一将,转危为安。 其实,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据陈寿编纂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书中说:“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从《三国志》这段记录中得知,当时西蜀的诸葛亮和马谡确曾和魏大将曹真及部将张郃大战过,然而,史料中没有提到司马懿这个人,也没有记载诸葛亮失街亭后摆“空城计”的故事。这绝不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疏忽,而是因为公元227年,司马懿已被魏明帝调派去驻守南阳统督荆州、豫州一带的军务,前后长达四年之久,因此司马懿当时不在街亭,也不可能参加街亭之战。因此,传说中所谓司马懿中了诸葛亮摆设的“空城计”,实属子虚乌有。 诚然,罗贯中撰写的《三国演义》,只是一部民间小说,只要大的方面不违背事实,它可以在具体情节上,加以夸张和虚构,我们不可能要求它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诸葛亮空城计的合理性

单纯视为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赌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计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与事后的变化不多考虑,断章取义仅凭焚香弹琴的从容悠情,以管窥天或坐井观天,见识有如瞎人摸象,难以得见全貌。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前后文仔细端详,把时间背景及细节过程娓娓道来,方可探知究竟,事实胜于雄辩,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觉应该如何。
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尽失时,正着手安排北伐军撤兵事宜:所以一开始就安排关兴及张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张翼先遣剑阁以备妥归路,再命马岱及姜维殿后准备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而诸葛亮亲率五千兵马运粮,这些分拨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开始。
可惜总有人错认为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对抗司马懿,或是讹言成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这与事前没有准备,赌运气冒险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马懿「养敌自保」,或是诸葛亮「冒汗走险」等方面猜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比较具体根据而不沦于幻想迷惑。
从火烧新野及博望用水开始,屡被吓得惨败的魏军官兵,在其心目中,诸葛亮是个善用诱兵的奇兵专家。而且魏军亦向来善用诱兵,从早年的濮阳之役诱取吕布,以及官渡之战诱斩文丑等,魏军早知贪饵受诱的下场——壮烈牺牲地重创负伤。诸葛亮高举北伐大旗,集结大军来袭,不管是移动三郡居民或是节度蜀兵诸将的行动,都不会是小活动而不为人所知,纵使司马懿不知蜀兵虚实,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规模的移动。但是司马懿等魏军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军,却无任何大规规重兵,这些蜀军怎会消失不见呢?移防的蜀军人在何方呢?会不会是埋伏准备袭击呢?是不是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诱兵引导魏军入城受死,以诸葛亮为蜀军的最高领导,谁敢掉以轻心看扁?
司马懿再冒失也要盘算诸葛亮的麾下大将,像关兴、张苞、马岱及魏延等蜀兵诸将,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还是隐匿在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或是研判蜀兵诸将悉数逃亡,仅剩诸葛亮一人落单,眼中没有蜀兵诸将存在,除非司马懿得意豪赌,自认逮到没有护卫兵团的集团主帅,这若不是运气太好,就是诸葛亮设下陷阱,以诱兵请君入瓮。 司马懿原本不信哨兵报情,亲自探敌求证后,于是采取谨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缓徐图:若有埋伏,则顺势引退;若无埋伏,则再兴战事。从司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盘问当地居民有关蜀军虚实,便可得知司马懿的确有卷土重来的军事行动,并非像有人所说的「魏兵一路吓回长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离,再另谋主意,而非惊吓大逃。
后来就在武功山的小路,关兴及张苞杀声盈谷,更兼魏军心疑,岂敢久停。曹真本想贪功追杀,不意却半途中伏,被诸葛亮事前所分拨安排的姜维及马岱拦截,不得不引兵鼠窜而还。司马懿若不早退,差点就落得曹真的下场。随着司马懿撤兵暂退,诸葛亮趁机撤回汉中。事先有「分拨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战」,遂使诸葛亮以风声鹤唳的静肃,巧设空城疑计而圈套司马懿。
正史在裴注引有郭冲三事,谈论诸葛亮空城计。
裴松之已经就空城计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攻守形势及礼节尊卑不分等加以驳斥,所以郭冲所言并非事实。光是司马懿人仍为荆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辈当不到的职位),人在宛城,没空北上街亭与诸葛亮对阵,时空已经不符。 郭冲说司马懿带兵二十万,诸葛亮仅留蜀兵万人,其它余军则交给魏延,司马懿以二十比一的优势,根本不用惧怕。而《三国演义》却说魏军仅有十五万,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暂出,而关兴及张苞各领三千,这里已有一万一千名,还有张翼、姜维及马岱各军未计,若再把街亭战场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仪等残军计入,还有赵云及邓芝的箕谷疑军合并计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当初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蜀兵北伐军当初还能惊动魏明帝亲征,军队的规模及实力仍不容小觑。
按《汉晋春秋》诸葛亮自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兵多于魏兵,而非魏兵多于蜀兵。若是司马懿大军以众凌寡,又何需在意区区万名蜀兵呢?事实上诸葛亮也不是仅带万人就敢北伐,连南征南蛮都不只动用万人,北伐又怎只用万人。司马懿的对象不仅是诸葛亮的直属本队,更应考虑全体北伐大军。 人数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战国时长平之役,赵卒虽以四十余万人之众,仍落入秦军包围而挨饿,最后还被迫投降坑杀。汉中一带的山岳地形,满布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及天隙等险要,以石穴丛林等障碍,最怕身陷死地而无逃生余地。山林还不利于魏军骑兵的奔驰,山谷中的关隘其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要,兵卒虽多,忽略地形的限制,岂不大意。
诸葛亮已有大军,兼有地利,司马懿如郭冲所称,虽有二十万,但仍未必占尽上风。而且郭冲最大的失误,就是忽略蜀兵诸将的存在,司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诸将的所在,面对只剩诸葛亮一人的军队,除非司马懿目中无人,看不见魏延、高翔、赵云及王平等蜀将。否则司马懿则应推敲这些蜀兵诸将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诸葛亮在后来善用诱兵斩杀张合及王双等人,更证明魏兵冒进的下场,自食轻敌的恶果,恐将遭身死败亡之途。
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不是出现于明清以后的《三国演义》,反而出现于来自于正史陈寿所著《三国志》的附注(郭冲三事),而且后者还比前者不合理。这很讽刺,来自正史的附注不可信,反而虚构的演义面面俱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3
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设空城计→司马懿中计→诸葛亮解释司马懿退兵原因
第2个回答  2007-11-25
《空城计》故事的情节划分:
第一段:写孔明在众寡悬殊的情势下遇敌。敌军十五万蜂拥而来,这对身旁无一大将,仅有一批文官及二千五百个士兵的孔明,构成强大的威胁!孔明的登城观测,强调了敌军的威势; 但孔明沉着冷静果断作出安排。
第二段:写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孔明沉着应战,令敌军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双方士兵、主帅面对一触即发的战势,感受到城内城外的危急气氛。胸中自有百万雄兵的孔明仍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扮作百姓的军士低头扫地,让司马懿充分体会暴风雨前杀机四伏的平静。
第三段:写司马懿退兵。孔明成功了! 大敌撤退了!作者又让司马懿来猜孔明的心思。原来孔明此次冒险之所以能成功,正由于他平日的谨慎。
第四段:写退敌后孔明解释之所以能退敌的缘由。作者把孔明成功的关键又再度让孔明说出来。先前的疑问这才涣然冰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