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袁绍分别是如何对待自己和对方的谋士的?(田丰、沮授、荀攸、郭嘉、许攸等等)...

如题所述

袁绍虽然手下谋士不少,但为人多猜疑,不信任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所以他的宠臣大多是亲戚,而田丰沮授等人有优亦有劣,而绍不懂利其长而避其短,所以后面才有他们内讧的事情发生;而曹操不同,他虽多疑,但胜在爱才,他能包容手下的缺点,例如郭嘉,他就是那种出身寒门没有太多礼数讲究的人,“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之,嘉意自若。”遇到这么不听讲的人,曹操反而更加敬重他,觉得这人有个性,可见曹操是一个大事不失方寸,而鸡毛蒜皮的小事则不加太多力气讲究的人,自然比袁绍胜了几筹。
许攸因为官渡立功而太过骄横,本来曹操就有杀了他的意思,后来许褚把他给杀了,事情就没了。
荀攸是曹操比较重用的一个谋士,历史对他的评价也颇高,曹操挺听他话,肯定的。
荀彧也是比较好的一个人,但因为临门一脚踢差了,在曹操想加九锡的时候投了反对票,支持了汉室复兴,被曹操留在军中,冷落一边儿去了,后来忧惧而死。要是他在天之灵,看到自己三国杀框上那蓝汪汪的魏,估计他也不比我们这些惋惜万分的后人心里舒服多少吧。
(另:郭嘉,荀彧之前都曾跟随袁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2
其实袁绍也是识人的,但是他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士族的共有毛病,就是面子比较重要。他也许知道你是对的,但是面子上下不来的话他还是不听。更重要的是,在很多意见和谋略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他无法从中间分辨出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来,老是猜错,这就是天赋问题了。
最明显的就是讨伐曹操的策略,有人说决一死战,又人说应该长期骚扰打持久战,有人说应该暂时修好等待时期修内政,这么多信息参杂在一起,哪个正确哪个错误,挑出正确的意见来,这就考验君主的功力了。
刘邦也没这本事能挑选出正确的意见,他也经常选错,但是他选人很对,他挑选了两个非常能分析选择正确意见的谋士,就是萧何和张良。基本上他拿不定主义的时候,就是问萧何和张良——为之奈何,然后照着做。从萧何固执的启用韩信就看的出来,虽然刘邦也看不起韩信,他甚至认为萧何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是他很信任萧何,哪怕是他认为错误的意见他也答应,给韩信拜将,在这里萧何就是完全承担了决策者的任务。曹操和刘备则是自己担当抉择者——有人说刘备不是靠诸葛亮抉择吗?但是实际上刘备也要听庞统和法正的意见,而且他有的判断比诸葛亮更准确,特别是识人(比如马谡),所以刘备的决策能力,应该是一流的。
第2个回答  2012-04-12
202年袁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