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罪一般能判多少年

如题所述

欺诈罪一般能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欺诈与诈骗不同,欺诈为民事行为,诈骗为刑事犯罪。遇到消费欺诈可协商、投诉或起诉。敲诈行为不一定构成诈骗罪,可能属于合同诈骗罪。诈骗罪需满足欺骗行为、错误认识产生、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获得财产等条件。
一、我国欺诈罪能判多少年?
1、我国没有欺诈罪,但是存在诈骗罪,实施的欺诈行为涉嫌犯罪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
欺诈是一种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于故意夸大事实或者虚构想象部分的事实的一个办法,借用此来创造一种能力来进行欺诈来诱使对方陷入一种认识的错误并且与其签订协议或者合同,通过协议或者合同上的约定来履行都民事行为,以此为目的来达到谋取利益的目的,《刑法》中对于诈骗罪目的规定很明确,形象一点说诈骗罪是骗钱,民事欺诈是赚钱。
二、遇到消费欺诈该怎么办?
1、遇到消费欺诈,可以与经营者进行协商,也可以找行政机关投诉,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多数情况下,欺诈人主观上的欺诈故意十分明显,也易于认定,但在少数情况下就很难认定。比如销售者出售产品,向消费者陈述时,销售者并不肯定陈述的真伪,但仍向消费者作出陈述,以致因陈述事实的虚假性而导致消费者陷入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陈述的一方,即销售者具有欺诈的故意,因为销售者不能判定其陈述的是否真实,也就不能以真实的事实陈述给消费者。在陈述时,销售者应当知道该事实若是虚假的,会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因此,这种情况可认定销售者具有欺诈他人的故意。
2、商场出售过期商品,肯定构成欺诈。
至于商场提出的消费者购买时不可能不注意到商品的保质期,消费者购买过期商品,要么是疏于注意义务,要么是牟取不当利益的抗辩理由,法律并没有规定销售者购买商品时必须履行注意义务,必须检查商品的保质期,事实上法律也不可能强加此项义务给消费者。
三、实施了敲诈行为一定会被认定为犯了诈骗罪吗?
1、实施了敲诈行为不一定会被认定为犯了诈骗罪。
实施的欺诈行为若是构成犯罪,那么涉嫌犯的是诈骗罪,而诈骗罪属于经济犯罪的一个类型。
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欺诈罪这个罪名,根据情节来看,能成立的或许是诈骗罪,但也可能是合同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2、以下行为一般会被认定犯了诈骗罪:
(1)欺骗行为
欺骗行为的内容是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现实生活中,诈骗罪的欺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欺骗也有文字欺骗等。
(2)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欺骗行为必须使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骗行为的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认识错误必须是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
(3)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
处分财产的具体表现通常有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承诺免除行为人的债务等。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宜认定为诈骗罪。
(4)行为人或者第三者获得财产
欺骗行为使对方处分财产后,行为人或第三者获得财产。获得财产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积极财产的增加,如将被害人的财物转移为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或者获得债权等财产性利益;二是消极财产的减少,如使对方免除或者减少行为人或第三者的债务。
欺诈罪的判决涉及多个因素,决定刑期的长度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而言,判决的刑期取决于欺诈行为的严重程度、被害人的损失、犯罪嫌疑人的前科记录以及法庭的判断等因素。法官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参考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先例来做出判决。然而,刑期的预测并非一成不变,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因此,无法准确预测欺诈罪一般能判处多少年的刑期。最终的判决将由法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适用的法律来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