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垃圾站建设标准

如题所述

每天的生活会产生大量垃圾,因此,大多数小区都会设立垃圾站来处理这些垃圾。那么,小区内垃圾站的建设标准有哪些呢?
1. 垃圾转运站的建设最好独立占地。在新开发区、工业区、新建的大型住宅区、高层楼宇以及旧城(村)改造等区域,可以考虑附建式。如果确实难以选址,可以考虑选择在绿地、山边等区域,或者建设地下式、半地下式。
2. 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应根据规划人口、人均垃圾产生量以及垃圾站的转运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3. 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各项污染指标达到相应的环保要求。
4. 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应方便接入电力、水源和交通。应设置三相动力线路,每个垃圾厢体用电功率应为25千瓦。每个站点需要配备1.5寸的水表。进站道路宽度不应小于8米,入厕人行通道应与入站小型机动车通道或手推车通道分开。
5. 垃圾转运站应尽可能远离居民区,与居民住宅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米。
6. 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应便于连接市政污水管网,排污管直径不应小于300毫米;站内应采用暗管排放渗漏液,站内排放管直径不应小于200毫米。
关于小区建筑垃圾堆放的规定,具体规定通常由地方法规设定。一般由居民向社区居委会或物业服务企业登记,并将其投放至指定地点。主要规定包括:
1. 小区装修垃圾的管理规定要求,非承重墙的拆除和移动需要专业人员的审批。
2. 新砌的隔墙必须使用轻质材料,除非有特殊要求,否则不得使用红砖砌筑。管径大于1.2厘米的管道不得在承重墙内暗敷,也不得扩大原有的抽油烟机、排气扇管孔。
3. 垃圾堆放点的位置选择不得影响园区的美观,应选择倒放、清运方便的次要位置。
4. 垃圾堆放点应封闭或半封闭。
5. 垃圾清运应及时,每日清运次数应为1至2次。
6. 垃圾堆放点应定期冲洗,保持清洁。
7. 当入住率达到一定比例时,垃圾堆放点可以拆除,并恢复现场原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