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呢?

如题所述

可是,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呢?
通常会用这四个标准
来衡量是不是好学校
通常,家长心中的好学校标准,大多是这么几项:
第一、名气大。
名气这个东西,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在家长的心目中,达到了只要一听名字就感觉很牛逼的效果。
在北京的话,小学里的景山、中关村三小、实验二小、史家小学等等;中学里的“海淀六小强”、“西城四金刚”等等。
每一个地方,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小县城,都有这样的名校。
第二、排名高。
官方的、民间的,都有很多的学校排名的方法。
比如,把学校分为一流、一流二类、二流一类、二流二类;还有省重点、市重点、区重点;优质高中、示范学校……
那么,没有进入排名的,就是不入流的学校、非重点普通学校、非优质的薄弱学校……
说实话,看到这种排名和分类的方法,任何家长也都不想自己的孩子上不入流的、普通的、薄弱学校。
第三、成绩好。
这个最硬核,成绩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数据上,一是状元人数,二是平均分。
所有的学校都知道,这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数据。但是,论成绩的话,第一只有一个学校啊。
于是,很多学校就会想尽办法地自己创造很多的“分类”,让自己也荣获很多的第一。比如,单科的成绩、优秀率、录取到名校的人数,等等。
当然了,国际学校也大同小异,会把申请到国外名校的人数,作为成绩来展示给家长。同样的,也会划分出很多不同的分类,让学校的成绩能够拿到几个第一。
第四、生源好。
这个也简单,主要看进入到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
以往,很多名校觉得统一的考试不足以能够筛选到最好的学生,于是,就选了据说最能衡量智商水平的奥数来作为录取标准。他们的理论,就是智商高的孩子,其实学啥都不会差。
现在呢,奥数由于仅仅作为筛选工具,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对很多孩子产生副作用,而被严重打压之后,很多学校会采取各种自发的“培训”,以及和孩子、家长的“面谈”,来筛选优质的生源。
当然了,也有一些学校,用国籍、学费来设置入学门槛,这也能筛选生源。
我再来补充八个标准
到底啥是好学校呢?
这些年来,作为一个家长,其实,我并没有专门去研究“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作为非京籍的家庭,就算心仪某所好学校,其实,也是无法去上的——非京籍只能报北京职高技校,且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
不过呢,今天小丸子经历了“小升初”,我们也算借此更多地了解了很多学校。
带着孩子一起去过学校的开放日,参加了学校的面谈、家长会等等过程,有了很多实际的体验。
同时,做童书妈妈六年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创新教育”。无论是创新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国际学校、公益学校的创新的做法,我们都会报道。由此,我们也和很多校长有过交流,去过很多学校进行探访。
今天呢,我就再聊一聊,我对“好学校”的一些认识和感受。
有些呢,是对以上四个标准的补充和修正;有的呢,则是我自己作为家长的感受;还有的呢,则是作为记者的思考。
第五,历史怎样、现状如何。
无论对耳熟能详的名校,还是没怎么听说过的学校,都要做一道这个功课。
看学校的历史,其实是看学校的基因。
有的学校,是生源具有特殊性,比如大多是非富即贵的家庭;有的学校,是投资方具有实力,比如某个大集团,或老牌的国外教育机构。
有的学校,是地理环境的因素,比如处在某个产业园区;有的学校,是校长和名师,比如出了著名的校长和创造了教学法。
有的学校,是具有某个学科上的优势,比如有的学校就以数学为特色,有的则以英语为优势……
所以呢,每个名校,其实有名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说只要是名校,就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了解完历史,就要再看现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