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股票龙头前十名

如题所述

芯片龙头股排名前十

1、同方国芯-NAND闪存技术拥有西安华芯51%的所有权,拥有华芯自主品牌大容量DRAM内存产品

2、国民技术-射频芯片移动支付限制域通信RCC技术

3、景嘉微-军用GPU(JM5400型图形芯片)

4、全志科学技术-a股唯一独立IP核心芯片设计公司(类似大型ARM)

5、艾派克-通用印刷消耗品芯片。

6、大唐电信-子公司联芯科学技术(LC1860芯片-中低端产品)、恩智浦(灯调节器芯片、门驱动芯片、电池管理芯片)、大唐微电子(金融IC卡-国内唯一模块包装生产线的芯片公司)

7、欧元-SOC、芯片卫星等国内航空宇宙控制芯片(S698系列芯)

8、北京君正-自主创新的XBurstCPU核心技术-MIPS结构M200芯片

9、汇兑技术-世界领先的单层多点触摸芯片,世界首个触摸屏近场通信技术GoodixLink,世界首个Android手机正面应用的指纹识别芯片,世界首个InvisibleFingerprintSensor(IFS)

10、士兰微-完全自主IP的单芯片MEMS高性能六轴惯性传感器

A股:高端装备细分核心龙头股名单,建议收藏

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而言,“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 科技 创新企业”的定位使其自带高 科技 光环。因此,科创板上市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和券商等研究机构研究的重点。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目前已经上市的2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核心技术涉及电子领域的最多,有6家;其次是计算机应用和半导体,分别涉及5家和4家。此外,南微医学、心脉医疗等核心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公司和杭可 科技 、瀚川智能等核心技术涉及专用设备的公司受市场关注度也普遍较高。

昨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小幅下跌。相形之下,科创板则表现抢眼,29只个股中有24只上涨,其中核心技术涉及计算机、半导体和电子的公司涨幅居前。

按照申万分类,2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核心技术涉及电子行业的公司最多,达6家,分别是容百 科技 、睿创微纳、福光股份、光峰 科技 、新光光电和方邦股份。

其中,容百 科技 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首家实现高镍产品量产的正极材料生产企业,NCM811产品的技术成熟度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

睿创微纳则是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MEMS传感技术开发的集成电路芯片企业,致力于专用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公司的优势在于产品全产业链覆盖,红外军民两用产品市场空间大,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

福光股份和光峰 科技 则属于光学光电子的细分领域。

其中,福光股份的产品包括激光、紫外、可见光、红外系列全光谱镜头及光电系统,公司凭借在光学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推动光学镜头的技术革新,率先打破了国外在安防镜头领域的垄断地位。福光股份表示,公司四大核心技术分别是“大口径透射式天文观测镜头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复杂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技术”“多光谱共口径镜头的研制生产技术”“小型化定变焦非球面镜头的设计及自动化生产技术”。

另外两家核心技术涉及电子领域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分别是新光光电和方邦股份。新光光电是国内光电技术装备领域领先企业,专注于提供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光学制导、光电专用测试和激光对抗等方向的高精尖组件、装置、系统和解决方案;方邦股份则是FPC上游材料国产替代先锋,是高端电子材料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电磁屏蔽膜、导电胶膜、极薄挠性覆铜板及超薄铜箔等,均属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北京某大型上市券商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子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与电子行业关系比较密切的就是半导体行业,它们的业绩相关性较强。目前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行业公司有4家,分别是晶晨股份、中微公司、澜起 科技 和安集 科技 ,都是各自所在细分领域的明星,业绩处于快速增长期。”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晶晨股份为多媒体智能终端SoC的领军企业,公司多年深耕音视频解决方案,并基于12nm制程,推出了4K/8K等超高清解决方案;半导体刻蚀+MOCVD 设备龙头,公司各类型的刻蚀设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OCVD设备则打破国际垄断,销售持续放量;澜起 科技 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深耕十多年,成为全球可提供从DDR2到DDR4内存全缓冲/半缓冲完整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澜起 科技 发明的DDR4全缓冲“1+9”架构被JEDEC(全球微电子产业的领导标准机构)采纳为国际标准,其相关产品已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内存、服务器和云计算领域,并占据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安集 科技 的核心技术在于湿法化学品研发,公司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CMP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半导体股票龙头前十名

高端制造包含三大类,主要是 高端 科技 ,高端装备,高端材料 ;现在我们继续简单聊一聊高端装备的主要方向,以及其细分核心龙头股;高端装备主要分为 智能设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航空装备、新能源装备、 汽车 制造、卫星及应用 六个方向。

上一篇文章已经简单地介绍了高端装备的智能设备制造、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航空装备这三部分,接下来继续讲解高端装备的 新能源装备、 汽车 制造、卫星及应用 这三个方向的细分核心龙头股。

   

新能源装备主要细分方向:锂电上游设备、光伏上游设备、风电制造。

锂电上游设备:先导智能

国内高端锂电池设备龙头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几年的技术与行业积累,公司的行业地位领先,已形成稳固且明显的品牌效应与优势。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薄膜电容器、锂电池、光伏电池/组件等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制造厂商提供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锂电上游设备:先惠技术

国内变速器底盘系统智能制造装备领先供应商,是目前少数直接为欧洲当地主要 汽车 品牌提供动力电池包生产线的中国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能自动化装备和工业制造数据系统。

   

锂电上游设备:杭可 科技 

锂电后段设备龙头,国内占率维持在20%以上,客户以LG化学、三星SDI等海外一线龙头电子厂商为主。公司主营业务是致力于各类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

   

光伏上游设备:晶盛机电

晶盛机电是行业内率先开发并推广应用新一代兼容210硅片的智能化加工设备和叠片机组件设备供应商,在高端精密加工领域的技术实力处于行业前列,建立了半导体材料关键加工设备的国产化领先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晶体生产设备研发、制造、销售。

   

光伏上游设备:迈为股份

国内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龙头,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

   

光伏上游设备:捷佳伟创

国内光伏电池片设备龙头,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丰富的技术储备使公司主要产品在技术和质量水平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是一家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

   

风电制造:新强联

填补了盾构机主轴承和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设计制造的国内空白,已与明阳智替湘电风能中铁装备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主营业务是大型回转支承和工业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风电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盾构机轴承及关键零部件,海工装备起重机回转支承和锻件等。

   

风电制造:明阳智能

国内风力发电行业产品品类最为齐全,布局最具前瞻性的重要企业之一,海上风电竞争优势大。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及智能管理业务以及为客户提供风力发电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是风力发电的关键设备。

   

风电制造:日月股份

致力于大型重工装备铸件,拥有年产30万吨铸件的铸造产能规模。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从事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风电铸件、塑料机械铸件和柴油机铸件、加工中心铸件等其他铸件。

   

汽车 制造主要细分方向: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

整车制造:长城 汽车 

长城 汽车 是国内乘用车自主品牌龙头,以燃油车为主。是中国最大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为整车及主要 汽车 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主营业务归属 汽车 行业,产品分为整车、零部件、模具、劳务及其他。

   

整车制造:比亚迪

全球新能源 汽车 产业领跑者,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 汽车 及传统燃油 汽车 在内的 汽车 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

   

整车制造:长安 汽车 

中国 汽车 行业第一阵营公司,中国品牌价值 汽车 行业第二。

公司主要从事 汽车 (含轿车)、 汽车 发动机系列产品、配套零部件的制造、销售等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轿车、SUV、MPV、交叉型乘用车、客车、货车。

   

零部件制造:旭升股份

公司现已是 汽车 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客户体系优质,且近年来收入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具有优势竞争地位。

公司致力于新能源 汽车 及 汽车 轻量化领域,主导产品是新能源 汽车 变速系统、传动系统电池系统等核心系统的精密机械加工零部件。

   

零部件制造:文灿股份

文灿股份在中国压铸件生产企业综合实力50强排名第二,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因此选用的生产设备在国际上、在同行业中均处于先进水平。

公司主营业务是 汽车 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为 汽车 用铝合金压铸件。

   

零部件制造:华域 汽车 

华域 汽车 是国内业务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客户覆盖最广、应用开发能力最强的综合性 汽车 零部件上市公司。

公司主要业务是 汽车 等交通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的零部件及其总成的设计、研发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 汽车 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新能源等。

      

卫星及应用主要细分方向:低轨卫星、北斗导航

低轨卫星:中国卫星

卫星研发制造垄断性龙头企业,是北斗主要提供商之一。公司已发展成为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能力,专注于宇航制造与卫星应用两大主业的企业集团,形成了航天东方红、航天恒星 科技 等多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低轨卫星: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作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中国卫通拥有优质的通信广播卫星资源。是我国唯一商用卫星电信运营企业,国内市占率达到80%。

公司主营业务为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相关应用服务,主要产品是卫星空间段运营。

   

北斗导航:北斗星通

北斗星通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北斗产业链唯一获大基金入股的上市公司。

   

公司专业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主要产品及服务为高精度卫星定位天线、无人机天线、基站天线、大S动中通天线、微波介质陶瓷元器件、射频元器件产品、功率放大器、天璇接收机系列、采集终端等。

   

北斗导航:合众思壮

公司北斗高精度产品技术能力已取得国际领先,推出国内首个涵盖北斗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北斗导航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营业务为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为基础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面向行业市场提供北斗高精度产品服务和时空信息“云+端”全方位行业解决方案。

   

注意:上述公司根据业绩报表等公开资料整理归纳,仅作为分享以及交流学习,不作为买卖依据。

   

中国大陆的10家半导体优质企业

1、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IC设计公司,2015年进入全球前十IC设计榜单。全球半导体市调机构IC Insights报告称,华为海思今年一季度销售额接近27亿美元,在全球半导体厂商(包括集成电路和O-S-D)中排名从去年同期第十五名一跃升至第十名,首次跻身前十。目前海思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前五IC设计公司,是第一个将5G无线芯片组商业化以促进5G行业发展的公司。海思旗下芯片共有五大系列,分别是用于智能设备的麒麟系列、用于数据中心的鲲鹏系列服务CPU、用于人工智能的场景AI芯片组升腾系列SOC、用于连接芯片(基站芯片天罡、终端芯片巴龙)以及其他专用芯片(视频监控、机顶盒芯片、智能电视、运动相机、物联网等芯片)。

(最多18字)

2、紫光展锐:

由紫光旗下展迅和锐迪科合并而成,英特尔持有其20%股份。紫光展锐是紫光集团旗下芯片设计公司。

3、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全资控股,其前身是中兴通讯于1996年成立的IC设计部,规模已跻身全国IC设计行业前三。

4、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

CEC旗下子公司,国内前十大IC设计公司之一。2015年,华大半导体接受母公司中国电子无偿转让的上海贝岭2645%股份,成了上海贝岭控股股东。

5、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产业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涉及芯片传感、通信控制、用电节能三大业务方向。

6、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触控芯片供应商,汇顶科技在2016年10月17日上市后股价连续20个涨停后到达178元,市值一路飙至800亿,超过全球第二大手机芯片厂商联发科。目前,指纹芯片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7、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拥有士兰明芯、美卡乐光电、士兰集成公司、成都士兰半导体等子公司。2016年,士兰微集成电路营收同比增长2092%,LED照明驱动电路为主要增长来源。

8、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旗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前身为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9、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台湾上市公司敦泰科技下属公司,敦泰科技是全球最早从事电容屏多指触控技术研发的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电容屏触控芯片提供商。

10、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中星微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芯片设计企业。还涉足监控安防业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