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配筋率

如题所述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小配筋率如下: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 0.6%;一侧纵向钢筋 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 0.2%。

配筋率注意事项:

1、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2、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

3、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配筋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小配筋率如下: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 0.6%;一侧纵向钢筋 0.2%。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 0.2%。



扩展资料:

1、剪力墙截面

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2、底部加强区墙厚度

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3、参数指标

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时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此项需再建模阶段控制)。

剪力墙配筋率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剪力墙分布筋布置

1、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分布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6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满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当构件配筋超过最大配筋率时塑性变小,不利于抗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梁的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是指受拉钢筋的截面积和,除上梁的宽乘高,再乘100%。这可能你易懂,板的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是指受拉钢筋的截面积和,除上板的宽乘厚,再乘100%。这里面板的宽是用1000mm,可能你脑子没有转过来哈!
柱子(对称配筋)就要分为一边的钢筋及全部钢筋,两种称呼,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