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变化

如题所述

常州的变化:

(一)骨架拉大了。

中心城区空间的局限一直制约我市城市发展,我们适时将“一体两翼”战略提升为“南北一体,三城联动”,在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的基础上,大规模推进南北新城建设,有效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拉开了城市框架。城市南北跨度拉长了15公里,由的30公里增加到45公里。建成区面积由的150平方公里增加到230平方公里,来常州的人都感觉到常州大气了。

(二)功能完善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与城市地位相匹配、与经济实力相一致、与民生需求相适应,体现现代、国际、实用、高效的城市功能体系基本形成。在商业方面,主城区建成了以南大街步行街、莱蒙都会广场为核心的现代化时尚商业街区,武进、新北副商业中心基本形成,一批四星、五星级宾馆等服务设施也相继建成。

在文化方面,建成了市博物馆、规划馆、大剧院、天宁宝塔等一大批重点文化设施。在体育方面,奥体中心建成投运。在卫生方面,完成了全市卫生资源布局调整,规划建设了阳湖医院、新北医院等一批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快速发展。物流功能大幅提升,常州港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京杭大运河完成南移并成为三级航道。

(三)道路畅通了。

以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和“不堵城市”为目标,全力推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至底,全市公路总里程7479公里、公路密度170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分别增长34.9%和34.5%。

新增高速公路10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21公里。新建改造国省干线公路204公里、农村公路1629公里。形成了“二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大外环,打通了多条南北大骨架道路,建成了城市高架一期。城市交通管理跃升为国家A类城市一等管理水平。

(四)街道靓丽了。

实施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计划,主城区99条道路杆线入地,对市区74条主要道路进行综合整治,对388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整治,城市主要景观道路基本实现了“路畅、街美、景优”及景观连续的目标,市容市貌“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现代化城市面貌得到充分展示。

(五)公园敞开了。

坚持“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按照“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要求,先后改建和新建了红梅公园、椿桂园、毓秀园、蔷薇园湿地公园、新区公园、荷园、青枫公园、东坡公园、圩墩公园等公园绿地,并将收费公园全部提升改造成免费开放公园。红梅公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重点公园。全市公园绿地总数达57个,总面积达760公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