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收入差别很大

如题所述

造成两大运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运河的通航能力:

(1)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更强。苏伊士运河可通过25万吨满载的油轮和37万吨的空船,通过运河的时间为11小时,全日船只通过量可达100艘以上。亚洲和欧洲之间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货物海运,80%经过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与红海水位差仅25厘米,故苏伊士运河上无需设船闸,形成海平面式运河,航运速度较快,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由于巴拿马运河大部分河段(加通湖)高于海面26米,故在运河南北两端各设3道水闸以调节水位,造成航运速度较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闸式国际运河。

(2)巴拿马运河由于受到船闸尺寸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过小于7.8万吨的船舶,且船舶尺度为长小于297m,宽小于32 58m,最大吃水12 04m,日平均通过量为50-60艘。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由于运河两端最大落差达26米多,所以过往轮船要经过3道调节水位的船闸。一艘轮船从运河的一侧过到另一侧,平均会有5200万加仑的淡水排放到两个大洋里去。

扩展资料:

至于运河的收益,虽然1903年的条约早有规定,但为了照顾巴拿马的利益,美国还是不断加以调整,偿付额在1936年到1945年增至每年43万美元,从1955年起增至每年193万美元,而当年,埃及从苏伊士运河总收入中分得的比例只是7%。

1977年美国和巴拿马签署《巴拿马运河地位和永久中立条约》时,又规定1999年12月31日之前的过渡期,每年从通行税中支付给巴拿马5300万美元,再支付1000万美元为使用费,当运河收入允许时,另支付1000万美元作为年金。按照条约,巴拿马几乎不需要任何付出,就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在运河管理机构中,巴拿马人员的比例的逐年上升,曾经高达7000人的来自西印度群岛的职员一再被裁减,1951年,新的巴拿马运河公司成立,黄金和白银级区分被废止,美国雇员25%的超额薪酬也被取消。1953年,巴拿马又提出实行基于美国标准的单一工资标准,工资等级按1936年的外汇平价计算,其实这个绝对平均主义的计划,将导致运河公司完全破产。

1973年3月,巴拿马为了争取签订一项有利于自己的正当的和公平的条约,将巴拿马运河相关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但在形成决议时遭到美国的一票否决。

在巴拿马人看来,运河是一个聚宝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巴拿马运河通行能力有限,由于采取水闸提升式而非海平式方法开凿,运河如今只能通过具有2000-3000TEU的载箱能力的第三代集装箱船舶,从1972年开始,运河的经营已经出现亏损,技术老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它已经不再是财富的代表,作为一种正在缩水的资产,其收入不到美国GDP的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巴拿马运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