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活风格,个人的生活风格应该从那些方面体现出来??

现在看见,很多的关于生活风格方面的资料!!
就是没有办法总结出来,生活风格指的那几个方面!!
谢谢告知!!
能告诉我现在的社会分为那几个大的圈子

一种「生活风格现象」.甚麼是「生活风格现
象」呢 就是生活风格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受人重视.
走进诚品书店,书籍群聚的某区,被标志为「生活风格」,还附
带著英文Lifestyle,从前台湾的书店,则不会把书籍归类於「生活风
格」的符码之下.越来越多的杂志是有关生活风格的,德国著名的周
刊「星」(Stern),原本也算是重要的时事评论杂志,这些年内容则越
来越「生活风格化」,最后乾脆在网际网路上发行了电子版的
lifestyle.而诸如「威而刚」一类的药品,被称为「生活风格药品」,
因为这些药品可以让使用者在某种程度上突破年龄的限制,型塑自己
的生活风格.
各位一定会问,难道过去的社会就没有生活风格吗 当然不是没
有,但在从前,生活风格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身份,地位所决定的,
个人没有甚麼选择的可能,生活风格也不是那麼多样化,因此,从前
生活风格就不若现在重要.那时重要的是身份,地位,现在则反了过
来,风格的重要性逐渐凌驾於身份,地位之上.
生活风格概念的日益重要,与我们从前讲过的「疆界毁坏」现象
密切相关.在传统的现代性和传统社会学中,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
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要优先於生活风格.70年代,法国社会学
者Bourdieu才使生活风格的研究逐渐在社会学中取得了重要性.然
而,Bourdieu只是把生活风格视为社会阶级的重要外显形式.对
Bourdieu而言,生活风格只是阶级在象徵体系中的外显形式;不论品
味或风格,都是「阶级品味与生活风格」(Bourdieu 1998: 401).
然而,在当代较进步的社会,已不适合用「阶级属性」,「民族属
2
性」这些简单的架构去看生活风格.我们以前说过,传统现代所假设
的主要社会结构(都是一些过於简化的架构),越来越缺乏适用性和
说服力.原本生活风格只是这些架构的附属品,我们谈风格时,谈的
是某个阶级,某个国家的风格.然而,这些简单的架构崩解后,生活
风格概念便得以从这些框架中解放出来,取得较独立的地位.生活风
格本身甚至可成为界定空间和社群范围的指标.
实体空间定位架构的式微与生活风格空间
全球化与虚拟化效应,不但侵蚀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也在某种程
度上改变了空间概念.一方面,实体空间的重要性降低,这在某种程
度上可以被称为「解空间化」,然而,这并不是说实体空间,实体场
所完全不重要了,而是说空间上的距离越来越难阻隔沟通和群聚,但
实体场所仍是社会事件发生的主要场域之一(参阅Kirby 1998),只
不过,越来越多的「虚拟空间」取得了重要性.另一方面,原本实体
空间,实体场所与人的认同有密切的相关性,地方认同,国家认同原
本都与真实的地理范围相关,然而,虚拟空间却常与认同无关.尤其
是网际网路等当代沟通科技,使人得以「同时生活在这里和那里」,
空间因此失去了认同指标性,藉由沟通科技得以随时与全球各地联
系,共同工作的人,已无所谓生活在哪个(实体)空间,而只能说目
前处於时间上的哪一点(Bauman 1998:326-327).
照Marc Augé的说法,这种(非实体)空间失去了相对性和历史
性,而且和认同无关,因此是「非场所」(non-places)(Marc Augé
1995).然而我们也可以这麼说:越来越多的「场所」不再靠实体空
间界定其范围,然而这些场所仍有其范围和界定方式.甚麼是此类场
所的界定范畴呢 德国社会学者Kornelia Hahn建议考虑「精神」或
「文化」,而以我之见,不论是精神或文化概念,都与生活风格概念
密切相关.当实体空间不再是绝对重要,不再是界定场所的唯一标准
后,出现了「生活风格场所」甚至「生活风格空间」.当然,生活风
格场所或生活风格空间,也可能与实体空间,实体场所相关,但能够
3
不为实体空间,实体场所所限:生活风格场所或生活风格空间不但可
以是跨地域或跨国界的,也可以只存在於网际网路上的虚拟世界.因
此,一旦生活风格脱离了民族国家架构或其他实体空间的分割框架,
生活风格不但不再是后两者的附属品,反而可以成为空间,场所的界
定标准.
生活风格与社会分类-「社会氛围」
生活风格本身,也逐渐成为社会分类的标准,以下要介绍的「氛
围」(Milieu)概念,即是一例.
拥有共同生活风格的人组成某一「氛围」(Hradil 1987: 165),氛
围与其组成者的主观动机,目标有关,也与其组成者行动的客观条件
与后果有关(Hradil 1987: 166).氛围(或者社会氛围)又可分为微
氛围(Mikromillieus)和大氛围(Makromillieus)两种,前者其成员
间有直接的接触(例如俱有相同生活风格的朋友圈子),后者则包括
(某一社会)所有拥有相似生活格的个人,尽管他们可能从未有过接
触(Hradil 1987: 167-168).不同氛围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呢 德国
社会学者Hradil认为,「不同的生活目标对不同的氛围有不同的重要
性」.这些生活目标都是普遍被接受的,只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重
要性.
早在1979年,德国Nowak & S rgel社会科学中心(简称SINUS)
即开始研究德国人的生活风格与社会氛围(用的是非结构性的访问
法)(参阅Hradil 1987: 127).1984年,该中心公布为德国香烟制造
商Reemtsma公司所做的一项研究(SINUS 1984),建构出西德社会
中的七种氛围.Hradil将这七种氛围与生活目标的概念相结合,(主
观)界定出各氛围的主要生活目标(见附表).
4
附表:西德之社会氛围
氛围名称 主要的一般生活目标
保守,高雅氛围 成就
权力
小市民氛围 成就
安定
富裕
传统的劳工氛围 安定
富裕
减轻负担
进取向上氛围 成就
富裕
技术官僚—自由氛围 参与
成就
自我实现
享乐主义氛围 自我实现
减轻负担
整合
另类—左派氛围 整合
参与
自我实现
Hradil 1987: 169
总之,至少在当代较为进步的社会(包括台湾),生活风格受到
一般人注重的程度已经不下於对传统经,社指标的注重.文化研究
者,后现代研究者,较少用生活风格一词,但他们所谓的「文化」,
在某种程度上指涉的与生活风格是同一回事.如同黄瑞祺所言:「在
5
消费社会中,文化贯穿了社会领域,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可说
都已成为文化了.」(黄瑞祺:128)
在传统社会学和文化研究1中,原本「身份」和「身份认同」议
题要比「生活风格」议题重要,如今,至少后者应获得与前者相同的
重视.台湾社会学者刘维公将「身份认同」表达为「我是谁 」问题;
「生活风格」则表达为「如何过生活 」问题,并主张这两个问题是
可以区分开的(虽然并不否定两者间可能俱有相关性)(刘维公2000:
10-11).这种观点一方面反映出日常生活中的后现代精神,一方面也
提升了生活风格研究的重要性.这亦即我所强调的,在传统现代性的
基本框架崩解后,亦即疆界毁坏之后,生活风格取得了较为独立的地
位.如果生活风格只是受社会结构,社会位置所决定,个人没有甚麼
选择,生活风格自然不会受到个体的许多关注.然而,阶级模式等现
代性的基本框架的崩解与个人主义化是一体两面,个人有了更多的选
择,包含选择个人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当然就日
益重要了,我甚至主张生活风格已成为界定空间和社群的指标之一.
网路是「生活风格」现象的推波助澜者之一.网路不但提供庞大
的资讯,也呈现各种各样的风格.而网路的公开性,使网路族有机会
接触到网路上各种各样的风格,使个人於生活风格的选择上,有了非
常多的可能.网路上的群聚(虚拟社群的形成),也常是以生活风格
为指标,这就牵涉到所谓的「生活风格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30
怎么都是到百度搜搜来的啊!就不能自己些点真实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