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是什么意思,是指的是纯工资收入吗?家庭年均收入和家庭人均年收入又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年收入指的是一年的总收入,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都算,不仅有工资。

家庭年均收入指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累计N个年度的总收入再除以N得出来的数目。

家庭人均年收入指的是家庭中每个人的年收入,也就是家庭年均总收入除以家庭总人数得出来的数目。

扩展资料:

一、个人收入

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个人收入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

1、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存在。企业未分配利润是企业为了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保留在企业手中的本应分配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润。

2、公司所得税的存在。公司所得税是因为存在利润而向政府缴纳的税收,而缴纳给政府就意味着无法分配给个人。

3、各种社会保险费的存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必须有一部分以社会保险税费的形式上交给有关机构,因此必须进行扣除。

4、转移支付的存在。在现实经济中,个人还会得到政府发放的以失业救济金、退休金等形式体现的转移支付。

因此,个人收入的构成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减去一部分应当作为生产要素报酬支付给个人而没有支付的部分,再加上个人实际获得的不属于生产要素报酬的收入。

二、家庭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

1、种植、养殖、加工、劳务收入;

2、赡养、抚(扶)养费,依法继承遗产或接受的赠与

3、土地承包权流转收益、财产租赁或变卖收入,集体分红和股息、储蓄存款和利息收入,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及其收益;

4、社会养老保险金、商业养老保险金、商业医疗保险金、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费、水库移民后扶补助、粮食直接补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收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家庭收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30

年收入(个人),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自然年度当中,从中国境内外取得的全部合法收入。----中国是居民收入全球征税国家。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包括以下收入: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家庭年均收入,是计算若干年内,家庭全部成员取得的年收入的平均数。衡量的是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

计算公式为:家庭年均收入=(XX年家庭年收入+XX年家庭年收入+XX年家庭年收入)/年数

家庭人均年收入,是指一个年度内,家庭全部成员取得的收入的人均数。衡量的是家庭内部人均收入水平。

计算公式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成员1的年收入+家庭成员2的年收入+家庭成员N的年收入)/N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延伸阅读】个税的减免

《个人所得税法》

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二、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第2个回答  2019-08-08
年收入指个人在一年内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会福利等所收取得来的收入,不是单指纯工资收入。
家庭年均收入指以家庭为单位的所有人,在N个年度的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收入相加后,再除以N年,计算出平均年度的家庭收入。
家庭人均年收入指以家庭为单位里的每一个家人的年均收入=家庭年均总收入/家庭总人数,计算出每人的平均年收入。
扩展资料:
个人收入的公式为:
PI(个人收入)=NI(国民收入)-企业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累加,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的余额,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部分。公式表示为:
DP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PI-个人所得税=消费+收入
家庭收入包括的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有:
1、货币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现金发放的劳保福利、医疗费;
2、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遗属生活补助费;
3、离退休金、基本生活费、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救济金;
4、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租赁、馈赠、继承收入和特许权使用收入;
5、赡养费、扶(抚)养费;兼职收入、自谋职业收入、偶然所得、其他通过劳动所得合法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家庭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个人收入
第3个回答  2012-08-18
1.年收入是什么意思,是指某年度,某个人,也可是指全家人的总收入,其中包含是打工的工资收入。一般指工资收入:是没有做扣除的应发工资,不是扣除了社保等扣款到手的净收入。
2.家庭人年均收入:是指一个家庭的总收入除以家庭总人数计算而出的平均1人收入数;
家庭人年均收入公式=家庭的总收入/家庭总人数;计算出平均每人收入总额;
3.家庭年均收入:指以一个家庭为计算单位,将N个年度的收入相加后,在除以N年,计算出加权平均年度的收入额;公式=(第1年收入总额+第2年收入总额+第3年收入总额)/3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3-31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包括以下收入: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年收入(个人)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自然年度当中从中国境内外取得的全部合法收入,中国是居民收入全球征税国家。

家庭年均收入,是计算若干年内,家庭全部成员取得的年收入的平均数。衡量的是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

计算公式为:家庭年均收入=(XX年家庭年收入+XX年家庭年收入+XX年家庭年收入)/年数

家庭人均年收入,是指一个年度内,家庭全部成员取得的收入的人均数。衡量的是家庭内部人均收入水平。

计算公式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成员1的年收入+家庭成员2的年收入+家庭成员N的年收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