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建设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原因是?

如题所述

军队建设以现代化为中心,是时代的要求,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要求,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在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条件下,努力奋战,把握机遇,不懈探索,勇攀高峰,在体制编制指挥控制、武器装备和后勤等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树立军队现代化的中心思想  军队的体制编制是联结武器装备、军事理论与军事人才的纽带,是发挥军队整体作战效能的杠杆。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我军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81年,邓小平同志重新确立了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明确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1985年,中央军委作出了实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道上来,进一步树立了军队建设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军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对军事进行了精简整编,实行百万大裁军,使我军向着「精兵、利器、合成、高效」的总目标不断迈进,军队建设正在朝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指挥灵便的方向发展。 30年来编制经过一系列调整  一、保持适度的军队规模。从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周边环境出发,我军于1985年、1997年和2003年,分别进行了裁减员额100万、50万和20万的三次重大调整。2005年底,中国完成裁军20万任务,军队规模现保持230万人,基本上实现了精干高效的目标。二、优先发展海空军和二炮部队,加强技术兵种的建设。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数百万平方公里领 海、内水、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等应归我管辖的海域,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有6500多个大小岛屿。在现代条件下,无论海上还是陆上作战,都离不开空军的支持。因此,30年来,我国把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摆到优先的地位,战略导弹部队更加精干、有效。同时,陆军重视加强炮兵、装甲兵、陆航兵、工程 兵、防化兵等兵种部队的建设,适当调整了陆军各兵种部队的结构比例。三、搞好各军兵种部队的科学编组。作战部队的编组高度合成,突击与掩护、支持兵力,战斗保障、勤务保障、技术保障与后勤保障兵力,齐全配套,使其具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四、精简了机关,充实部队。经过多次精简整编,「文革」时期军队机构重叠,机关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在调整体制编制中,陆军部队是精简重点,共减少编制员额13万余人。军区机关和直属单位、省军区系统,裁减6万余人。通过调整,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占全军总员额的比例提高了3.8%,陆军部队的比例下降了1.5%。  具体成就:一是优化军兵种内部编成。陆军撤销部分集团军及师、团,增加实行军-旅-营体制集团军的数量,组建了一批高新技术装备部队。海军、空军撤销部分舰艇大队和航空兵师、团、场站,组建了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水面舰艇、航空兵、地空导弹部队。预备役部队减少部分步兵师,增加了兵种师(旅)的数量。二是改革领导指挥体制。通过调整总部有关部门的职能和联合作战指挥功能,完善了总部领导指挥体制。海军撤销航空兵部机关,基地改为保障基地。空军撤销军(基地)机关,组建区域性指挥所。调整后,海军、空军作战部队分别由舰队、军区空军直接领导。三是深化联勤保障体制改革。扩大以军区为基础的联勤保障范围,减少重复设置的保障机构。除总部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保留专用仓库和总医院外,其他后方仓库和医院、疗养院均划归联勤系统统一集成。全军共减少8个联勤分部(办事处)、94座后方仓库、47所医院和疗养院。四是改善官兵比例。全军共精简干部17万人。减少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岗位150余个,近7万干部岗位改由士官担任,2万余个文职干部岗位改为非现役的文职人员岗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