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彼时落魄人

如题所述

日前,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行。在一次峰会和15场论坛上,除了畅谈和讨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要求外,各界车主围绕“新三大技术(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在本次论坛的闭门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我国汽车产业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包括“有序放开代工生产、严格执行专项公示制度、促进产业集中、抑制盲目投资建设”,这也意味着造车新势力青睐的代工代工生产模式如今得到了国家和工信部的正式认可和支持。

(图为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

如上所述,作为当前自主汽车市场“新三化”程度最高的特殊造车集团,造车新势力也是近五年汽车代工生产模式的主要发起者和核心参与者,他们无疑将成为汽车行业政策变化的最大受益者。

不过话说回来,距离2017年中国新能源第一年的号召已经过去了四年。这四年新能源市场的剧烈变化,让很多新造车势力或传统车企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政策红利。以下四对著名的代工合作案例,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轨道。

相互成就,孕育结晶:江淮与蔚来

先是腾讯、高淳资本,然后是联想、百度资本,最后直接从硅谷、特斯拉挖人。蔚来的造血史和它的“曲线挖掘”几乎说明了过去7年它的发展有多快。

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中最美的“分享王”,并不总是那么顺利。2019年,刚刚经历了高光的蔚来,在ES8自燃、续航缩水、产品召回、工厂流产等一系列问题中,感受到了两天冰火的刺激。,而且连续42个月的亏损烧了200多亿元,这让这支新扩充的军队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力量。在这样的黑暗时刻,融资、裁员、卖队,蔚来汽车在补血节流的同时,也有着和乐视汽车一样的姿态。

但在“火与冰”中,帮助蔚来的并不是我们提到的科技或资本公司,而是江淮汽车、蔚来的代工企业、合肥市政府、国资委以及相关战略投资者。

虽然合肥一直被称为“专业创投城”,但至于2020年初为蔚来投下的112.6亿元,其实大家也看得出来跟江淮有关系。无论是从合肥市政府与江淮大众的三方关系,还是从其背后的国企,如安徽科投、安徽铁投、合肥产投,江淮始终与合肥有着深深的捆绑,但为了江淮的“女儿”。

(左边是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右边是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关系中,已经成功登岸渡过危险期的蔚来,前段时间与江淮汽车共同投资成立了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懂得报恩的蔚来,给了在乘用车市场苦苦挣扎的江淮更多休养生息或另辟蹊径的机会,让它们成为代工合作史上最优秀的车型。

相互利用高开低走:海马与小鹏

曾经以生产马自达而闻名的汽车制造商海南海马汽车也被新造车势力从泥潭中解救出来。2017年9月29日,与造车新势力XpengMotors签署《小鹏品牌汽车合作制造框架协议》。两家公司将合作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产品。事实上,在新能源研发领域已经落后的海马,只是以小鹏G3等产品代工的合作关系存在,但依然给逐渐边缘化的海马汽车带来了一根救命稻草。

甚至在与海马签署合作协议之前,品牌创始人何就宣布将在肇庆建设自己的工厂。尽管等待资金的时间很长,但被搁置了一年的工厂场地却长满了杂草。但2018年6月底开工建设后,日改场地将在15个月内成为集5个车间为一体的10万辆生产基地。

之后,小鹏通过收购广东福迪汽车(后更名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并于去年5月正式成为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制造企业成员。从此,海马与小鹏的分手由丑闻变为正式倒计时(两者之间的汽车合作制造框架协议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

无心之友,难止损:长江与零跑

相比还能骑驴找马的海马汽车,品牌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长江汽车,但就没那么幸运了。

2019年初,长江汽车(长江乘用车)凭借其作为浙江杭州本土汽车公司的地理位置,获得了零跑汽车代工生产合同。在北京水立方举行的零跑S01发布会上,零跑汽车副总裁也正式证实了这一消息。谁能想到,零跑的橄榄枝,终究不是观音菩萨羊脂玉净瓶里的杨枝,只是为长江汽车而死。

这家通过香港首富李嘉诚(五龙电动车)注资获得市场关注的汽车制造商,拥有“双资质”(NDRC: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工信部: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凭借客车生产资质获得贵州、深圳、成都等地政府背书。但随着实际控股股东五龙电动车的内斗、李嘉诚退出股东名单、以及“造血”能力不足等。,有集中爆发。

(图为长江和记实业创始人李嘉诚)

事实上,2018年下半年,在与零跑签署协议之前,长江汽车的资金链不断出现新的裂痕。2019年2月以来,长江汽车因欠薪问题频频上码头。

屋漏偏逢连夜雨,已经处于资本漩涡中心的长江汽车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裁定,由于零跑S01车主集体维权,零跑S01生产的车辆存在质量问题,共召回150辆存在质量问题的车辆...就像零跑当初抛出的橄榄枝一样,随着这根橄榄枝的折断,外债本息总额31亿元的长江汽车最终破产清算,也是在90年代之后。

频繁绯闻与反收购:力帆与理想

事实上,作为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的LI,在正式投产前就曾上报过代工计划,而计划中的另一个主角就是曾经的“摩托车王”——重庆力帆汽车。

但就在舆论几乎确认力帆与理想的合作关系时,力帆品牌母公司车和佳(2019年6月29日,车和佳更名为“LI”,实现公司与品牌命名的统一)宣布,将以6.5亿元的价格正式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力帆也通过此次收购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同年11月,首款李ONE量产车也从常州制造基地开出。

一桩传闻已久的丑闻以“过去的传说”的破灭而告终。从2014年开始,它带领大多数传统汽车制造商进入新能源市场。2019年被收购后,仍饱受债权诉讼困扰。力帆汽车告别了从未能站稳脚跟的乘用车市场。同时,审查摩托车业务的方法只有一种...

写在的末尾

从“不靠谱”到“受限”,从“合法化”到“鼓励”,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最终生存下来的造车新势力,证明了当初选择代工生产的决定足够明智。虽然其中有从一开始就反对代工的魏玛、小鹏、一直是“摇摆狗”的蔚来,但新造车势力真的能跟得上。

或许对于那些已经“退化”成代工厂的传统车企来说,这种代工模式会觉得有些贬低。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年,传统车企如长风猎豹、东风玉龙纳智捷、华晨汽车、众泰汽车等。接连爆出破产传闻甚至申请破产清算的,依然可以通过代工找到自己的生活,这是很好的生存策略。

在工信部明确有序发展代工生产模式的情况下,会有更多被边缘化的传统车企寻找合作伙伴,而造车新势力也只是在几年前才四处寻求资质。现在,谁会想到这个令人震惊的转机呢?

以上内容由《车讯文选》上传发布,查看原文。

百万购车补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