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标准理论界对于真理标准的争论

如题所述

历史上,真理标准的探讨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高尔吉亚提出了三个命题:一,世间万物不存在;二,即使存在,也无法被认知;三,即使能认知,也无法传达给他人。尽管这不属于典型的不可知论,但大多数哲学家认为世界是可被认知的,真理存在并有检验标准,只是对于这个标准,不同的哲学流派持有各异的看法。


唯心主义哲学家如王阳明和巴克莱,主张真理标准在主观领域,如“良知”、“集体的知”或“经验的实证原则”。有的唯心主义者从功利主义出发,如实用主义者,认为满足需求的知识即为真理,而逻辑实证主义者则强调逻辑严密性。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真理需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检验,尽管这并非严格的物质活动,而是“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表现。


唯物主义者则倾向于真理的客观性,以是否符合现实为检验标准,如狄德罗和费尔巴哈的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然而,他们的理论尚缺乏对实践本质的科学理解,未能完全摆脱机械性和直观性,以及历史唯心主义的影响。中国古代如老子,早在《道德经》中提出“道可道,非常道”,认为能言传的道非真道,其观点与高尔吉亚的命题相呼应。


庄周继承了老子的相对主义,提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质疑真理标准的绝对性。总的来说,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反映出哲学家们对知识本质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扩展资料

检验和判定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尺度、准绳,是真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没有正确的真理标准便不可能区分真理与谬误。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几种基本观点。怀疑论者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对它的认识持否定的怀疑态度,他们否认有可能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真理,因此也就取消了真理标准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