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泰国为与中国建交,准备派“人质”来华,却被周总理婉拒

如题所述

1956年的中国,历史的车轮正悄然推动着国际关系的变革。当时,泰国的乃讪顾问为了推动中泰建交,设想了一种独特的“人质外交”策略,希望能够通过送子女到北京,作为促进两国友好的桥梁。然而,这个大胆的提议却遭遇了周总理的深思熟虑和婉拒。

周总理虽然拒绝了“人质外交”的概念,但他并未因此而冷落泰国的友好使者。相反,他接纳了乃讪的子女——常怀和常媛,并给予他们悉心的照顾和教育,让他们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周总理的儒雅风范和包容精神,深深影响了乃讪,使他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1955年,乃讪甚至建议泰国总理銮披汶派外长旺怀亲王旁听万隆会议,这直接促成了后来中泰关系的互动。

在美国反对泰国与中国接触的背景下,乃讪计划让儿子常怀作为“人质外交”的牺牲品,但周总理再次展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他拒绝了这一提议,却同意接收常怀,不过他明确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人质,而是希望通过学习两国语言,增进理解和友谊。在中国的日子里,常怀和常媛不仅接受了教育,更成为了中泰友谊的象征,被总理夫妇视为自己的孩子。

随着泰国政局的起伏,常怀与常媛的生活也经历了波折。1966年,常怀被遣返回国,而常媛则留在了中国,直到1969年,总理让她随英国人离开。转折点出现在1971年,那年的乒乓外交如同一道曙光,开启了中泰建交的序章。周总理邀请泰国乒乓球队来访,这一举动为两国关系的紧密连接铺平了道路。

不可否认,乃讪及其家人的贡献在中泰建交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972年,常媛通过乒乓球邀请赛,成功推动了中泰关系的外交突破。同年,巴实·干乍那越以顾问身份秘密访华,与周总理共同商谈建交事宜。1975年7月1日,历史性的时刻来临,中泰正式建交,这段外交佳话中,周总理的智慧和常家的坚持交织在一起,书写了一页难忘的篇章。

常家的子女,尤其是常念周和常念廖,活跃于国际舞台,他们的名字中寄托着对周总理和廖承志的深深敬意。常念廖的婚礼上,还邀请了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这一细节彰显了他们与总理家族的紧密联系。常媛的回忆录《龙珠》更是流传甚广,书中赞扬了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他的外交智慧和对和平的执着,成为了中泰友谊的永恒印记。

总的来说,1956年泰国为与中国建交的“人质”计划,最终未能实施,却在周总理的智慧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孕育了深厚的中泰友谊,这是一段历史的佳话,也是一次外交理念的胜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