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习舞蹈怎么培养舞蹈节奏感

如题所述

1、要了解舞蹈的特点。舞蹈节奏就是舞蹈动作在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能量的增减,以及幅度的大小、浮沉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舞蹈中的节奏,是指舞蹈动作进行时所占的时间,动作的长短、强弱、快慢、及相互间的关系。只有对舞蹈动作有了细致入微的了解和掌握,节奏也出来了。

2、要对舞蹈音乐节拍的掌握。节奏,在音乐理论中被称为旋律的骨架,是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一定规律的时间值。音乐的节奏是听觉节奏。因为音乐进入舞蹈本体是以节拍为主要标志,连同旋律、和声、复调等一起参与到舞蹈中来。

音乐的节奏也有表情因素,譬如强弱、轻重等。音乐节奏的变化,往往决定舞蹈节奏的变化。不同的音乐节奏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这在不同形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鲜明。

扩展资料:

1、注重音乐的节拍和韵律

音乐的节拍和韵律能够很好地帮助舞蹈艺考生记忆舞蹈动作,有了节拍大家能够很容易记住哪几个动作组合成一个八拍;有了韵律也就知道什么时候跳怎么样的动作组合;或者什么时候要与他人配合。如果一个舞如果编的流畅、跟音乐又契合,那么大家学起来就会非常顺心就像有了“舞谱”一样。

2、记动作之间的路线、走势

舞蹈动作通常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在记动作时,切记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记。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静止的造型动作上,而应该更加强调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路线、走势。

在记动作的同时,可以分组记忆,通常4个八拍或者8个八拍就是一套动作。教学时,老师也会在教完4个八拍的新动作后,开始复习这一套动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3
  一是要了解舞蹈的特点。舞蹈节奏就是舞蹈动作在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能量的增减,以及幅度的大小、浮沉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舞蹈中的节奏,是指舞蹈动作进行时所占的时间,动作的长短、强弱、快慢、及相互间的关系。只有对舞蹈动作有了细致入微的了解和掌握,节奏也出来了。
  二是要对舞蹈音乐节拍的掌握。节奏,在音乐理论中被称为旋律的骨架,是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一定规律的时间值。音乐的节奏是听觉节奏。因为音乐进入舞蹈本体是以节拍为主要标志,连同旋律、和声、复调等一起参与到舞蹈中来。音乐的节奏也有表情因素,譬如强弱、轻重等。音乐节奏的变化,往往决定舞蹈节奏的变化。不同的音乐节奏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这在不同形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鲜明。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音乐,就有什么样的舞蹈。我们在编排、表演或学习某个舞蹈时,往往都是先从了解音乐,体会音乐开始,然后,才逐步掌握舞蹈的节奏感,把握动作的韵律和韵味。

  有人曾经提出过“看音乐,听舞蹈”的观点,音乐是用耳朵去听的,是听觉的艺术,舞蹈是用眼睛看的,是视觉的艺术。所谓的看音乐,并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通过听觉神经接受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去刺激大脑,从大脑产生联想后,出现了一种看得见的形象。人们可以根据音乐的不同节奏、旋律:时而高亢、时而低吟、时而缓慢、时而急促,随之浮沉于脑海中的各种实实在在的形象,如高山流水,奔腾的骏马,林中的小动物等等。而听舞蹈则是人们在通过对视觉接受舞蹈身体动作构图的同时,听觉方面也同时可以感觉到构图在有节奏地进行变化。藏族的踢踏舞都是可以用听觉去欣赏的,我们的舞蹈动作与舞蹈音乐相融合时,是通过音乐的节拍节奏使我们用耳朵去感受舞蹈的节奏,随之展现舞蹈动作,所以说,节奏是可以用眼睛可以看到的。不过不是直接去看,而是通过舞蹈着的肢体去看。这一点也是舞者所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境界。也就是身体与节奏、音乐融为一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