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茹《情歌》里面叙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补充:我说的是《情歌》MV

她以前在上学的时候,跟学校里一个男孩子暗生情昧,两个人都相互知道对方的心意。那个男生写了一首情歌送给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没有在一起,反而说好了再不相见。她以前回忆起这段感情的时候还蛮难过的,也有不甘心和不舍。再成长一些之后她再看这段感情就渐渐的释然了,虽然不是很圆满,但是只求有这段美好的回忆就好。
总的来说,成熟后回顾少年时的情愫,有幸福有苦涩,最后释然

MV
很多年前,男孩和女孩在吉他社认识,男主角暗恋女孩。有一次男孩的吉他弦断了,女孩贴心地发现并送了一条给他。当然女孩很可能对男孩是有好感的,但是朦朦胧胧的,并不真切。男孩收到吉他弦后很高兴,认为自己的心思女孩也清楚,于是写了《情歌》给女孩,同时想向她表白。可惜送歌谱给女孩那天男孩才发现,原来女孩已经有了男朋友。于是他伤心,他无奈,他最后都是没有鼓起勇气把歌谱送出去,而选择了离开和祝福。
若干年后,时过境迁。男孩毕业了,不知去向,女孩则毕业后留在学校任教,感情的波折和创伤留在女孩的生命里——她并没有和她的男朋友在一起,他们的誓言落空了,因为种种原因分手。
而静茹在若干年后也来到了这所学校,机缘巧合在废弃的吉他社找到了男孩当年录的《情歌》,还找到了泛黄的那张被丢弃的歌谱,于是演绎了这一首《情歌》。女孩这天才好在校,听到了静茹放的那张92年男孩录好的磁带,想起种种往事,心绪起伏,才蓦然明白,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最美好最纯真的爱情,甚至可以说,谁才是最爱她的人。
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消失在人海之中的男孩,再也不会回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3
  第一句,与琥珀的形成有关(可以去百度收收看),所以琥珀里保留的收拾完整的动植物尸体,栩栩如生,宛如时间停留在那一刻。所以第一句是说时间是封存着泪滴的“松脂”
  情书再不朽 也磨成沙漏:这句好理解,情书泛指爱情,随着时间的流淌,那些爱以不在

  青春的上游 白云飞走苍狗与海鸥 闪过的念头 潺潺的溜走 :青春的上游是指年轻时。白云飞走,苍狗,海鸥代表的是以那时的美好回忆,不一定有特殊意义,是种表象。潺潺流走,是说那些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
  命运好幽默 让爱的人都沉默:世事无常,那些你以为的,或许都是假的......

  一整个宇宙 换一颗红豆:红豆语出《南国》,这句是说在我心中,什么都比不得爱情

  回忆如困兽 寂寞太久而渐渐温柔 放开了拳头 反而更自由 :困兽犹斗大家应该听过吧,是说那些回忆在脑海中不断的挣扎,折腾。但是当你慢慢回忆时,就能发现那丝苦痛里的甜蜜。当你放弃那些痛苦时,才能体会到甜蜜。

  慢动作 缱绻胶卷 重播默片 定格一瞬间 我们在 告别的演唱会 说好不再见 :是说把回忆定格在分手的那瞬间,我们分开了就不要在见面,也可以理解为从此不在想念。演唱会可能是比拟,是说分手的那次见面,也可能是有特殊含义,这个酒流不是作者不好猜测

  你写给我 我的第一首歌 你和我 十指紧扣 默写前奏 可是那然后呢 :这个可以理解为比拟,这首歌就是我们恋爱的全过程。所以,意思就可以理解为,在我们开始的时候是那么的默契,那么的爱着对方。当你不在爱我的时候,一切都不在了.......

  还好我有 我这一首情歌 轻轻的 轻轻哼着 哭着笑着 我的 天长地久:分手后,我们那些甜蜜的回忆就成为了我坚强的理由,并时时记起那些往事,想着 想着 ,不由的随着回忆里的喜怒哀乐,而时哭时笑......

  长镜头 越拉越远 越来越远 事隔好几年 我们在 怀念的演唱会 礼貌的吻别 :怀念的演唱会是指我们再相见的时候,或者是指那个有特殊含义的演唱会。这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很多年后,我们处在相同的地点,心里已经不在泛起波澜,只剩下了朋友间的平淡。和陈奕迅的《十年》是一个含义
  陪我唱歌 清唱你的情歌 舍不得 短短副歌 心还热着 也该告一段落 :你陪着我重温那段感情,虽然我的心里还有留恋,但也知道,这段感情是该放下的时候了
  还好我有 我下一首情歌 生命宛如 静静的 相拥的河
  永远 天长地久 :还好,我总有一天会拥有下一场爱情,那时的我们(是指我和我的新恋人)也会拥有一样的温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24
围观大神级回答……
MV的内容都是需要一点推断的,MV里不一定会表达得很直白。
这女孩子和四眼兄是同学,当时一起在吉他社里的,四眼兄喜欢上了她,还为她创作了这个歌曲,结果却发现她有男盆友了……(晴天霹雳啊!)。推想后来四眼兄和这个女孩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然后分开了。
后来,这个女孩子长大了,回到了这个学校当老师,结果静茹这个小坏蛋去翻出来那陈年的磁带,老师听到这首为她创作的歌,想起当年美丽的爱情,想起四眼兄已经不在身边,感到一阵心酸,眼泪掉了下来。

参考资料:《IQ210以上才能读懂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