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债券具有较高的票面利率时,内在价值较低?利率高,赚得多,价值不是应该高吗?

如题所述

债券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内在价值高于票面价值。债券的内在价值是投资者决策的基础。当债券的内在价值高于其市场价值时,投资者往往会购买它。

相反,债券将被视为不合格债券。在判断债券的理想程度时,通常需要根据NPV的大小,计算出报价下调后标的价值的净现值(NPV),作为决策的依据。

债券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值,是发行人承诺一定期限内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计算标准。债券息票利率的确定主要受银行利率、发行人信用状况、还款期限和计息方式以及当时资本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

债券面值是指债券的面值,即债券到期后发行人应向债券持有人偿还的本金金额,是企业按时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

债券的内在价值是指债券的理论价格,又称债券的内在价值。计算债券内在价值的程序,是计算每年利息的现值,并将所赚取的利息总额的现值相加。


扩展资料:

具体的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对处于最后付息周期的附息债券(包括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贴现债券和剩余流通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到期收益率采取单利计算。

贴现债券FV=10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FV=M+N×C,附息债券FV=M+C/f;M为债券面值;N为债券偿还期限(年);C为债券票面年利息;f为债券每年的利息支付频率。

上述公式同样适用于计算债券回购交易中的回购利率,不过其中FV为到期结算本息和,PV为首期结算金额,D为回购天数。

2、剩余流通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采取复利计算。计算公式为:

其中:y为到期收益率;FV为到期本息和;PV为全价;S为债券的剩余流通期限(年),等于债券交割日至到期兑付日的实际天数除以365。

3、剩余流通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采取复利计算。其中:y为到期收益率;PV为债券全价;C为债券票面年利息;N为债券偿还期限(年);M为债券面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债券收益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兄弟 市场上票面价值的利率越高 就表示你目前所持有的债券价值越低

e.g. 你在市场票面利率5%的时候 买进了2年期的某债券 但是1年后你发现市场上的票面利率变成了10%
那么 相比买在第一年买入5%一年期债券又在第二年买入10%一年期利率债券的人 你这个买了2年期5%利率债券的人 是不是在第二年少了5%的收入?

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上票面利率越高时,你所持有的债券内在价值较低。追问

那再投资后的债券利率低,就具有较低提前赎回可能性,从提前赎回可能性的角度说,对发行人来说是不利的,对投资者来说是有利的,所以内在价值较高,是这样理解吗?但是从利率低导致收益低的角度来说,内在价值不是应该低吗?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27
  当债券收益率低于息票利率时,债券的内在价值高于它的面值。债券内在价值的大小是投资人决策的依据,当债券的内在价值高于它的市价时,投资人倾向于购入,反之,该债券就会被视为不理想的债券。在判断债券的理想程度时,通常要计算内在价值减报价后的净现值,视净现值大小为决策依据。
  债券的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是发行人承诺以后一定时期支付给债券持有人报酬的计算标准。债券票面利率的确定主要受到银行利率、发行者的资信状况、偿还期限和利息计算方法以及当时资金市场上资金供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债券面值是指债券的票面价值,是发行人对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后应偿还的本金数额,也是企业向债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
  债券内在价值是指债券的理论价格,又称债券的内在价值。债券内在价值计算步骤为计算各年的利息现值并加总得利息现值总和;计算债券到期所收回本金的现值;将上述两者相加即得债券的理论价格。
  例某种债券的面值是1000元,息票利率是10%,要求的债券收益率为8%,债券10年到期,该债券的每年利息额是
  1000×0.1=100
  各年利息的现值是:
  100×6.710(年金现值系数)=671
  到期本金的现值是:
  1000×0.463=463
  该债券的内在价值是:
  67l+463=1134
  此时,债券的内在价值大于票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