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和净利润率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利润率和净利润率的统计口径不相同。 一般来说,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即:利润率=利润总额/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收入 。
利润率的基本含义: 是剩余价值与所有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残值率的变换形式。它是对同一个残值用不同方法计算出的另一个比率。利润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不仅可以评估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还可以比较企业之间、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如果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几种形式的利润率: 利润率公式利润÷成本×100%=利润率 利润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利润率的概念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所有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残值率与同一残值用不同方法计算出的另一种比率的变换形式。 如果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不仅可以评估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还可以比较企业之间、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额×100%利润率的主要形式如下:
1. 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内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值。它显示了单位销售收入所获得的利润,反映了销售收入与利润的关系。
2. 湾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的比率。它显示了单位销售成本所获得的利润,反映了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3. 产值利润率。一定时期内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表示单位产值所获得的利润,反映了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4. 资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销售利润总额与平均资金占用的比值。它显示了单位资本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了企业资本的利用效果。
5. 净利润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净销售额的比值。它显示了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了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是残值折算为利润,残值率折算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总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和残值率是通过比较相同的残值与不同的资本数量而获得的不同比率。利润率表示所有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在数量上总是小于残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1

区别如下:

一、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期间费用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营业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 = 主要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3、期间费用 = 财务费用 +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二、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三、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企业的利润,既包括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实现的利润,也包括通过投资活动实现的投资收益,还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营业外收支差额。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差额四部分构成,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再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即为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当期的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费用,即为企业当期的净利润。

扩展资料: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活动)所实现的利润,它是企业利润的主要部分,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和期间费用三部分。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一期间费用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也称基本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营业务所实现的利润,即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一主营业务成本一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是指企业经营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实现的利润,即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成本、费用及其他业务负担的流转税和教育费附加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一其他业务支出这里所说的其他业务,包括材料销售、包装物出租和出售、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转让等。其他业务收入即这些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实现的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即这些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应由其他业务负担的流转税和教育费附加。

(3)期间费用。企业的期间费用即三项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参考资料:营业利润率-百度百科

净利润率-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2021-01-26
统计口径不一定相同。一般来讲,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即:利润率=利润总额/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收入